fbtwitterline

土耳其百年震殤

房毀樓塌萬人傷亡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發布時間:2022/3/2
更新時間:2022/3/7

2月6日凌晨4時17分,土耳其接壤敘利亞邊境發生規模7.8地震,數以萬計樓房接連倒塌。世紀強震在國境留下一道傷疤,地表出現綿延300公里裂縫,罹難者已超過5萬人,百萬人流離失所。公視新聞團隊深入土耳其災區,以360度全景視角前進,見證這場百年來傷亡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如何重創土敘兩國。

拂曉未明的清晨,山區仍見白雪,在零下5度低溫,凌晨4時17分,土耳其東南部加濟安泰普省(Gaziantep)發生強震,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測得地震規模7.8,震央深度僅17.9公里。正在睡夢中的人們,來不及逃生。

9小時後,下午13時24分,大地二度悲鳴,距離95公里外的卡赫拉曼馬拉什省(Kahramanmaras)發生規模7.5強震。

兩起大地震強度分布

中震

劇震

地動加速度 PGA

11.5

74.7

21.5

40.1

139

凌晨 4:17

土耳其

敘利亞

下午 1:24

土耳其

敘利亞

劇震

中震

地動加速度 PGA

11.5

74.7

21.5

139

40.1

凌晨 4:17

下午 1:24

土耳其

土耳其

敘利亞

敘利亞

劇震

中震

地動加速度 PGA

11.5

74.7

139

21.5

40.1

凌晨 4:17

下午 1:24

土耳其

土耳其

敘利亞

敘利亞

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

災區建築鬆餅式倒塌 搜救難度增

大地之母強力反撲,一夕之間城市瘡痍,面目全非,土敘兩國合計至少16萬棟以上建築倒塌或嚴重受損。猛烈的天搖地動,造成高樓大廈的樓層垂直向下堆疊,呈現「鬆餅式倒塌」(Pancake Collapses),民眾被壓在層層瓦礫下難以逃生,加深搜救難度。土耳其尚勒烏爾法(Sanliurfa)一棟大樓,就在強震中瞬間遭摧毀。
資料來源:Twitter

致命的鬆餅式倒塌(Pancake Collapse)

房屋難以支承地震側向力,一樓先傾倒崩塌

高樓層結構接頭損壞,隨一樓坍塌

樑柱失效,樓板層層堆疊呈鬆餅狀

房屋難以支承地震側向力,

一樓先傾倒崩塌

高樓層結構接頭損壞,隨一樓坍塌

樑柱失效,樓板層層堆疊呈鬆餅狀

地震波傳至地表時,帶來上下與左右兩種方向的搖晃,而造成地表水平震動的側向力,對建築的破壞性更高,相當考驗耐震設計。在建築結構中,樓板接樓板、樓板接樑柱的「接頭」,就是地震側向力首當其衝的關鍵之處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詹穎雯進一步解釋,特別是垂直樑柱和水平樓板的接頭,若設計不夠穩固,就容易受損。「假設建造時未考量水平力,當接頭完全被破壞,樑柱失效,人員是完全沒有機會逃生。」
一旦樑柱失效,所有樓板往下坍塌,層層堆疊就如同片片鬆餅。
「鬆餅式的坍塌,是我們搜救遇到的最大挑戰。」日前率隊前往土耳其馳援的台灣國際搜救隊第二梯次帶隊官林清文表示,鬆餅式倒塌不僅壓縮搜救人員可工作的空間,在大片坍塌堆疊的厚重瓦礫中,更難以大範圍偵測生命跡象。
「救援過程相當艱辛,必須有器材去破壞建築結構,把人救出來。」消防署特種搜救隊長陳義豐說,搜救隊花費19個小時又37分,才救出其中一名生還者,過程中碰到餘震來襲,一度還導致搜救隊員在瓦礫中困住動彈不得。
圖:美聯社
從災情現場影片可見,土耳其不少建築一樓有挑高或騎樓設計,具有軟層建築(Soft-Story Structure)特徵。地震帶來強大的摧毀能量,會集中於結構較軟弱的一層樓,當一樓過度挑高,或改建拆除承重牆,都可能變成軟弱層。
詹穎雯說明,軟層建築也容易遭到地震側向力的破壞,若高樓層接頭不夠穩固,就會隨一樓坍塌堆疊。詹穎雯也提醒,騎樓設計會使一樓註定較軟弱,不過並非所有騎樓皆屬具風險的軟層建築,仍須視整體結構設計是否經過專業評估。

劣質施工因「建築特赦」惹議

RC建築62.75 %

磚造建築37.25 %

樑柱系統53.15 %

二元系統7.51 %

(兩者兼具)

板牆系統1.99 %

板牆系統

樑柱系統

以牆面與樓板作為承重結構

以樑與柱作為承重結構

RC建築 62.75 %

磚造建築37.25 %

樑柱系統53.15 %

二元系統7.51 %

(兩者兼具)

板牆系統1.99 %

板牆系統

樑柱系統

以樑與柱

作為承重結構

以牆面與樓板作為承重結構

土耳其哈西德配大學(Hacettepe University)、中東科技大學(Midd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等多名學者2021年發表論文指出,加濟安泰普有37%房屋屬未加固的磚造建築,RC鋼筋混凝土建築則佔63%。
詹穎雯說明,使用水泥黏著的未加固磚造建築,同樣難敵地震側向力,容易遭破壞坍塌。而一般RC鋼筋混凝土建築,無論板牆系統、樑柱系統或兩者兼具的二元系統,若確實經過專業結構技師設計,理應皆能達成符合法律規範的抗震標準。

完全符合抗震標準 11.1 %

不符合38.3 %

部分符合50.6 %

完全符合抗震標準11.1 %

不符合38.3 %

部分符合50.6 %

不過,該份研究模擬加濟安泰普發生強震時可能造成的潛在破壞,發現僅11.1%當地建築完全符合抗震設計標準,50.6%部分符合,38.3%則不符合。土耳其當地未能完全落實法規,總統艾爾多安曾推動的建築特赦更具重重爭議,違規建商只要繳費,建築就能就地合法,成為震災後國際社會輿論焦點。

土耳其:千年古蹟一瞬崩落

地震發生時,土耳其正遭遇強烈寒流帶來的低溫,災區輸電線及天然氣配送管線嚴重受損,搜救隊必須在零下的低溫嚴寒中搶救生命,對災情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僅民生經濟受影響,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千年古蹟加濟安泰普城堡(Gaziantep Castle)毀損嚴重,大片石塊散落一地。
震前
資料來源:Google Maps Street View
震後
攝影:公視新聞/林志堅

360°滾動看現場

土耳其阿德亞曼省(Adyaiman)是本次地震重災區,毗鄰加濟安泰普、卡赫拉曼馬拉什兩震央,也是台灣搜救隊前往執行任務,並救出第一名生還者的地區。

拖曳轉動視角觀察街景
攝影:公視新聞/林志堅技術支援: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 Taiwan AI Labs
阿德亞曼省市區內多棟房屋抵不住強震威力,四處成斷垣殘壁。土耳其所在的安納托利亞板塊,位處阿拉伯板塊、非洲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交界,是全球地震頻繁活動的熱點之一。

土耳其1900年迄今規模5以上地震分布

歐亞板塊

北安納托利亞斷層

伊斯坦堡

安卡拉

土耳其

卡拉曼馬拉斯

東安納托利亞斷層

愛琴海板塊

加濟安泰普

阿達納

阿勒坡

伊德利卜

敘利亞

非洲板塊

阿拉伯板塊

大馬士革

7

6

5

地震規模

歐亞板塊

伊斯坦堡

北安納托利亞斷層

安卡拉

土耳其

東安納托利亞斷層

卡拉曼馬拉斯

愛琴海板塊

加濟安泰普

阿達納

阿勒坡

伊德利卜

敘利亞

阿拉伯板塊

非洲板塊

大馬士革

7

6

5

地震規模

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
自1900年起,土耳其發生規模7以上地震多分布於北安納托利亞斷層帶,包括1939年的艾辛疆(Erzincan)大地震,以及1999年的伊茲米特(Izmit)大地震;本次地震,則發生在沉寂多年的東安納托利亞斷層帶。
土耳其災難應急管理處(AFAD)也指出,東安納托利亞斷層帶上,已許久沒有發生過規模7以上的大型地震。

敘利亞:難民與災民的雙重危機

在斷層的另一側,敘利亞西北部也受到2月6日大地震的重創。經歷12年內戰的空襲和轟炸,敘利亞北部的基礎建設條件更為脆弱,不過內部盤根錯節的政治情勢,卻讓國際救援不得其門而入。

阿勒坡

伊德利卜

敘利亞

大馬士革

敘利亞阿薩德政府

敘利亞反抗軍

沙姆解放組織

伊斯蘭國相關組織

庫德族

土耳其支持

敘利亞反抗軍

阿勒坡

伊德利卜

敘利亞

大馬士革

敘利亞阿薩德政府

敘利亞反抗軍

沙姆解放組織

伊斯蘭國相關組織

庫德族

土耳其支持敘利亞反抗軍

阿勒坡

伊德利卜

敘利亞

大馬士革

敘利亞阿薩德政府

敘利亞反抗軍

沙姆解放組織

伊斯蘭國相關組織

庫德族

土耳其支持敘利亞反抗軍

敘利亞在內戰後,演變成各地割據的局面。境內目前仍由阿薩德政府控制大多數地區,東北部為庫德族所佔領,北部邊境區域有土耳其政府支持的反抗軍「自由敘利亞軍」
本次地震受創最深的伊德利卜省(Idib),位處西北部,自2017年起,由另一支反抗軍團體沙姆解放組織(HTS)組成的敘利亞救國政府所統治。過去內戰期間,大量難民湧入伊德利卜省,目前約有400萬人居住。
聯合國自2014年起,藉由4個邊境點為難民輸送物資。不過中俄兩國堅稱,聯合國未經阿薩德政府同意,輸送物資到反抗軍控制區域,是侵犯敘利亞主權的行為。
2020年中俄在聯合國安理會上行使否決權,關閉3個邊境點,僅剩下「風之門」(Bab al-Hawa)。
風之門位於伊德利卜省,讓聯合國能不透過阿薩德政府,直接與當地400萬居民接觸並輸送物資。這裡也是內戰後,敘利亞在地反抗軍最後的據點。
本次地震在國際壓力下,阿薩德政府增開「和平門」(Bab Al-Salam)及拉伊(Al Ra'ee)兩個邊境點,位於敘利亞阿勒坡省(Aleppo),提供國際人道救援物資進駐敘利亞。
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教授張景安指出,本次震災區域座落的敘北地區,不受阿薩德政府所控制,政治情勢錯綜複雜,致使國際挹注救災資源的難度大幅提升。
張景安指出,俄羅斯自2015年起參與敘利亞內戰,扮演關鍵性角色,支持阿薩德政府站穩勢力;而美方在6日也堅定表明,仍拒絕與阿薩德政府接觸,將透過非政府組織提供人道救援,並在9日宣布放寬與救災相關的制裁措施,與為期180天。
圖:美聯社
儘管中俄持續呼籲,人道物資應透過政府轉交反抗軍,不過張景安分析,震災是高度明確的人道救援議題,阿薩德政府已在國際壓力下增開2邊境輸送點,且美方重申立場不變,敘利亞政府的對外關係,短期內因地震出現轉折的可能性不大。
聯合國16日表示,搜救工作即將告一段落,救援工作重點將轉向安置難民,阿薩德政府與反抗軍分別控制的地區,仍有大批災民,必須面對震後重建的挑戰。
土耳其將在5月14日舉行總統與國會大選,現任元首艾爾多安執政逾8年仍積極爭取連任,百年大震是否讓選民的選擇因此轉向,就待執政者重建家園的執行力。
監製|
企劃|
攝影|
後製|
設計|
工程|
特別感謝|
技術支援|
蕭丁毓 卓冠齊
許靜之
林志堅
李金龍
曾芯敏
顏永富 江㛄璇
台大詹穎雯教授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
Taiwan AI Labs
fbtwitterline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