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高地公園(Highland Park)進行國慶日遊行活動時,22歲槍手克里默三世(Robert E. Crimo III)從商店屋頂朝眾人開槍,造成7人死亡、38人受傷;同天,賓州費城的一場國慶活動也有人開槍,導致現場2名員警受傷,嫌犯仍下落不明。
警方調查發現,嫌犯在3年前就曾經威脅要殺害家人,但是當時沒有被逮捕,沒想到後來買了5把槍,犯下驚人的血案。
22歲槍手克里默三世,在幾小時內就被逮捕歸案。監視器畫面還顯示,槍手穿著女性服裝,以便行兇後混入人群。
美國芝加哥發生槍擊案後不久,賓州費城的一場國慶活動也有人開槍,現場2名員警受傷,其他民眾嚇得四散逃跑,嫌犯目前尚未落網。
國慶遊行槍擊案發生前不久,美國國會才剛通過了近30年來第1件重大安全法案,打破長達數十年的槍支管制僵局。
拜登正式簽署「跨黨派強化社會安全法」槍枝管制法案,法案內容強化對槍枝購買人的背景調查,並鼓勵各州通過「紅旗法」(red-flag laws),限制潛在危險族群購買槍枝,以及提供資金予學校強化心理健康資源等。
美國總統拜登25日簽署30年來第一項重大槍枝安全法案,這是依兩黨達成妥協,參眾兩院通過後所簽署。
槍支管制之所以能打破數十年來的僵局走向法制化,最重要的背景源自於1個月前,5月25日在美國德州羅布小學發生的校園槍擊事件——一名年僅18歲高中生攜步槍、手槍和大容量彈匣等武器闖入校園,造成19名學童和2名教師死亡,也讓擁槍爭議再度浮上檯面。
德州參議院針對上個月發生的小學校園槍擊案展開調查聽證會,警方被指控完全沒有作為,讓受困師生苦等一個多小時無人救援。離譜的是,當時教室的門根本沒鎖,在現場負責指揮的警察局長卻一直在等人拿鑰匙來開門。
州長艾波特表示,槍手拉莫斯作案前,曾在臉書留言警告已經槍殺祖母,接下來準備到校開槍;記者會過程中,打算參選德州州長的民主黨人士歐洛克現身,指責州長並稱「這筆帳要算你頭上」。
民主黨人士陸續要求共和黨支持相關立法,別讓悲劇重演,但包括全美步槍協會(NRA)還有德州州長等人,卻把問題歸咎在槍手個人的精神狀況。
據統計,近2年美國已發生逾500起校園槍擊案,而歷年槍手犯案時的年齡,達8成未滿21歲。
據悉,該名兇嫌進入校園槍擊前,已經先朝自己的祖母開槍。這起槍擊案也是自2012年山迪胡克小學槍擊案以來最嚴重的槍擊案,更讓美國民眾合法持槍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
事件發生後,除了槍支管制立法,美國國會眾議院也通過「保護我們的孩子法案」,將購買槍枝的許可年齡從18歲提高到21歲,不過這項法案幾乎沒有獲得共和黨人支持,因此在參議院通過機會渺茫。
當時逃過校園槍擊的11歲女童蜜雅8日在國會描述槍擊案的過程,她目睹老師同學被槍殺,並把鮮血抹在身上裝死才逃過一劫。美國國會眾議院也在當天通過一項法案,將購買槍枝的許可年齡從18歲提高到21歲。
德州小學槍擊事件發生前半個月,紐約水牛城(Buffalo)的一名18歲白人少年槍手甘德倫(Payton Gendron)因為仇恨犯罪,在非裔社區的一間超市殺害10人。
美國紐約州水牛城的非裔社區,14日遭一名18歲身著防彈衣的白人槍手,持威力強大的步槍,在當地的超市掃射,造成10人死亡、3人受傷,犯案過程還在網路直播。聯邦調查局FBI已將此案朝「種族主義仇恨犯罪」的方向調查。
水牛城槍擊案隔天,美國南加州台裔教會也發生槍殺案,此案不只因為短時間發生兩起槍枝暴力事件而受到關注,事件也因嫌犯的華裔身分及政治仇恨的作案動機,躍上台灣媒體版面。
橘郡警方調查,犯嫌周文偉(David Wenwei Chou)為台僑,擁有美國公民身份,犯案動機出自對台僑的不滿,警長巴恩斯(Don Barnes)表示,警方在周嫌的座車上發現字條,內容與「政治仇恨」有關。
美國南加州長老教會槍擊命案,兇嫌是台灣移民周文偉,透過視訊首度出庭,法官同意6月10日傳訊周文偉,檢察官表示,會依10項罪名起訴周文偉,最重恐面臨死刑。
上個月15日美國加州教會槍擊案造成1死5傷,凶嫌周文偉已被檢方以謀殺等罪名起訴。外媒報導,檢方已再追加起訴仇恨犯罪,若所有罪名均成立,最重判處死刑。
除了上述事件,還有因醫療糾紛、金錢問題及各種原因衍生的槍擊案,短短半年之內就發生超過300起槍擊事件,讓美國各地掀起多場「反槍枝暴力」遊行,上街頭倡議。
站在擁槍派立場的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在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RA)年會表態反對槍枝管制,還說應該要開放校園擁槍,認為美國社會應該要聚焦民眾的心理健康。
美國德州發生小學槍擊案之後,全國持續討論槍枝管制。前總統川普出席27日美國全國步槍協會年會,表態反對槍枝管制,還說應該要開放校園擁槍。而在年會場外,有大批民眾抗議,要求強化槍枝管制。
然而,不可否認,槍枝濫用問題帶走眾多無辜性命也是事實,紐約、加州等都紛紛祭出在公共場所攜帶槍枝的限制,不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6月23日以6比3的票數裁定違憲,人民有權在公共場合攜帶槍枝,以作為自我防衛。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23日以6比3的票數作出裁定,人民有權在公共場合攜帶槍枝,以作為自我防衛。美國總統拜登對此表示失望,並稱違背常識,對所有人帶來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