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喀羅在泰雅族語中,是烏心石的意思,古道最初是泰雅族基納吉群和霞喀羅群之間的聯絡道,清代被規劃為隘勇線,到了日治時期,闢建為警備道路。
YouTuber「不只是旅行」12日晚間爆出爭議,他們組淨山團帶粉絲到新竹霞喀羅古道淨山,清出逾百公斤垃圾,不過卻被網友發現,其中包含駐在所酒瓶遺跡。
13日深夜,負責人Celine與Cynthia發表聲明道歉,表示已由當地協會協助,將日治時期酒瓶歸位;協辦單位台灣三六八也在臉書公開平台致歉。
不過也有許多反方意見認為,不管是否為日治時期生活遺跡,玻璃瓶就是垃圾,是文物就應該放在博物館裡。
在美國,管理單位同樣也面對垃圾 vs. 文物的管理難題,以德州大彎國家公園為例,護管員也常收到被熱心遊客視為垃圾的物品,官方認為,「這些物品是政府的資產。就算來自垃圾掩埋場,他們還是政府的資產。」
雖然酒瓶文物爆發爭議,但霞喀羅古道的垃圾問題,一直存在。「這邊就是小白花,下雪的天地。」比令隨手從地上撿起樹枝,折成兩半做成筷子,一路撿拾登山客遺留的衛生紙與垃圾。
霞喀羅古道秋冬時節楓樹轉紅之際,色彩繽紛的美景,吸引大批遊客造訪,不過短時間內湧入大量人潮,交通、垃圾還有如廁問題該如何因應,卻讓鄉公所與在地居民傷透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