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過50國出現在英國發現的新冠肺炎病毒變異毒株B.1.1.7,更早在南非、巴西都有發現其他種新冠變異病毒株,至今雖無法研判變種病毒就是造成疫情加速傳播的主因,但各國研究人員皆擔憂,病毒變異恐衝擊人們正逐漸建立起的身體免疫機制,紛紛加大示警力度。
根據專家說法,目前已知有4000多種新冠肺炎病毒變異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正式通報, 新冠病毒有4株盛行的變異病毒株,包括最先在2020年初出現的突變病毒株D614G、在丹麥水貂繁殖場中發現,被當局命名為Cluster 5的變種病毒株、近期傳染性高英國變異病毒(代號B.1.1.7),以及在南非發現的病毒株501Y.V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資訊,病毒變異株很可能因此變得更易傳播,宿主的病徵有可能變輕微,也可能變得更嚴重,是否將影響疫苗的有效性?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資料顯示,少數幾個位點的突變可能不足以降低疫苗的有效性。
台灣在12月28日驗出一起境外移入,是從英國返台的10多歲本國籍男性,為英國變種病毒確診首例。1月3日境外移入史瓦帝尼籍的確診個案(案813)經採檢確認為南非變異病毒株感染的國內首例。1月12日起爆發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最初醫護因照顧而遭傳染的境外確診個案,則是D614G變種病毒株的確診者。
指揮官陳時中(2021.1.19):「整體時間確實有變快,當時我們有懷疑是否為變異病毒,跟第一波我們去年的病毒不一樣,它屬於一個強勢的病毒,但目前現在全球都是這樣的病毒。」
指揮中心分析,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者病毒株,是傳染力較強的D614G變異病毒株,也是目前在美國廣為流傳的病毒株。感染科醫師認為,這株變異病毒傳播力更高,不過臨床症狀和原本病毒差不多,致死率也沒有比較高,比較擔心的是院內還有不明的感染源,醫師提醒,到農曆年期間都須提高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