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外來種》綠鬣蜥入侵全台!珍貴寵物為何最後「淹腳目」換紅豆?
- 異寵經濟、非法走私釀禍 價跌引發棄養潮
- 繁殖快危害生態 屏東縣捕抓數量居冠
- 繁殖速度比移除快 台東野外也遭綠鬣蜥入侵
- 綠鬣蜥飼主需依法登記 逾期最高可罰5萬元
- 荔枝椿象難防治 外來種破壞生態平衡
- 網友發起食用綠鬣蜥 專家警告不建議
-
異寵經濟、非法走私釀禍 價跌引發棄養潮
綠鬣蜥會進入台灣,完全拜「異寵經濟」所賜。許多人希望飼養各種特殊、稀少的生物,寵物業者為滿足需求,不斷找管道進口。沒想到開放進口後,價格下滑,一隻綠鬣蜥降到數百元,多數人養的起,卻也造成棄養的反效果。
-
繁殖快危害生態 屏東縣捕抓數量居冠
據學者調查,綠鬣蜥在全台以屏東、高雄和嘉義最多,2020年1月至9月,在屏東縣捕抓到的綠鬣蜥數量達5400多隻,居全台之冠。為防堵綠鬣蜥吃掉農產,當地不僅出現專業的捕捉雇工,2019年7月,屏東縣政府更推出「抓綠鬣蜥換紅豆」獎勵政策。
-
繁殖速度比移除快 台東野外也遭綠鬣蜥入侵
綠鬣蜥一次可生產20到40顆卵,繁殖速度可能比移除速度快。台東生態工作者從2015年起,就建立台東發現綠鬣蜥的地圖,逐年發現數量越來越多,專家認為,台東鄰近屏東,被入侵是預料中的結果。
-
綠鬣蜥飼主需依法登記 逾期最高可罰5萬元
農委會依《野生動物法》第31條,今年8月再度修正公告,11月底前,飼主須向縣市政府辦理登記,逾期未登記者,最高可罰5萬元。
-
荔枝椿象難防治 外來種破壞生態平衡
從早期的吳郭魚、福壽螺,到最近幾年的紅火蟻、荔枝椿象,都對農漁業帶來災難,看台灣目前外來種入侵現況。
-
網友發起食用綠鬣蜥 專家警告不建議
防治外來種侵害,網友發起臉書活動「吃綠鬣蜥、護生態」,獲得民眾響應。但專家警告,綠鬣蜥生在野外、水溝,體內易有寄生蟲,需要特別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