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驕傲月 6月彩虹旗飄揚
圖片來源 /美聯社
專題報導

同志驕傲月 6月彩虹旗飄揚

每年6月是同志驕傲月,象徵LGBTQ+的彩虹旗在世界飄揚。台灣近年在同性婚姻取得重大進展,但還有許多國家在性別議題的共識上充滿歧見。

作者 / 徐珮華 更新時間 2023/06/05 14:25 主圖來源//美聯社

同志驕傲月起源

  • 石牆酒吧。(圖/美聯社資料照,攝於1994年)

    同志驕傲月可追溯至1969年6月的美國石牆事件。在紐約有一間名叫「石牆」(Stonewall)的同性戀酒吧,是跨性別者在保守社會風氣下的避風港,有天警方臨檢時卻引發衝突暴動。跨性別者們在事件滿一週年當天走上街頭示威,促成美國歷史上第1次的同志遊行。為紀念該事件,每年6月被定為「驕傲月」,紐約也會固定在此時舉行為期一週的同志遊行。

台灣同婚發展歷程

同性婚姻在台灣成為議題,起始於1980年代末,祁家威提出的立法請願與抗爭。歷經30多年,2019年5月立院通過同婚專法,成為亞洲首個同婚合法的國家。2023年,進一步開放跨國同婚與同婚共同收養子女,婚姻平權再邁開一大步。

  • 同婚釋憲言詞辯論

    同志平權運動者祁家威與台北市政府聲請同婚釋憲案,司法院大法官併案審理,召開憲法法庭進行言詞辯論。

  • 民法未保障同婚違憲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48號指出,《民法》婚姻規定有違憲法第7條人民平等權、第22條人民婚姻自由,有關機關應於兩年內依此完成法律修正或制定。

  • 同婚公投結果出爐

    公投第10案及第12案通過,同意《民法》婚姻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同婚以《民法》以外形式保障,行政機關須在3個月內提出相關草案。

  • 行政院通過同婚專法草案

    根據公投結果,行政院通過同婚專法「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送立院審議。草案共27條,明定同志配偶可擁有合法財產繼承權、醫療權,並能共同撫養血緣子女。

  • 司法院通過涉民法修正草案

    法律原先規定,若外國伴侶所屬國家未承認同婚,跨國同性伴侶便無法在台登記。司法院通過《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修正草案,只要其中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就可辦理同婚,但不包含中國。

  • 立法院三讀開放跨國同婚

    《涉民法》修正草案經行政院會銜後送至立法院。春節前夕內政部公告新函釋,除中國外,無論對方國家是否允許同婚,皆可在台辦理同婚登記。

國際近期LGBTQ+議題發展

更多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