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紀泰國選舉新制 總理更換頻繁
- 2014軍事政變 帕拉育掌權至今
- 2019大選 遭批選制不公、延遲公布結果
- 泰國會第3大黨 違政黨法財務規範遭解散
- 2020泰國學運 年輕世代掀民主改革
- 泰國青年為何憤怒?
- 反對軍政府把持國會
- 改革王室君主制
- 2023帕拉育爭連任 戴克辛為重返政壇鋪路
- 任期超限 帕拉育被停職仍在位
- 國會解散 新總理候選人產生
- 泰國本屆大選 眾議院選舉結果
- 眾議院政黨組成變化
- 前進黨為何勝選
- Z世代最支持的總理候選人
21世紀泰國選舉新制 總理更換頻繁
泰國自1932年改為君主立憲制,由總理組成政府,雖為民主國家,但仍遭逢多次軍事政變,政權不斷更迭,且國會選制複雜多變。
-
第23任泰國總理戴克辛。(圖/美聯社)
2001年大選首採「單一選區兩票制」,由富商戴克辛領導的泰愛泰黨擊敗民主黨勝選,亦奠定兩黨制雛形。2005年大選戴克辛順利連任,但隨後被指控貪汙等引發爭議。
-
黃衫軍多反塔克辛,為曼谷中產階級;紅衫軍則親塔克辛、象徵鄉村勢力。(圖/美聯社)
2006年戴克辛發動閃電大選,後遭軍事政變,軍方推派素拉育成為第24任總理。泰愛泰黨雖已被解散,但親戴克辛的人民力量黨仍在2007年大選獲得勝利,卻也使泰國往後的「紅黃對立」白熱化。
-
第28任泰國總理盈拉。(圖/美聯社)
人民力量黨領袖薩瑪成第25任泰國總理,但黃衫軍抗議後不到8個月就下台。戴克辛妹婿宋猜就職總理未滿75天,人民力量黨遭解散。民主黨艾比希上任第27任總理,不過2010年爆發紅衫軍示威,2011年大選戴克辛胞妹盈拉帶領為泰黨重返執政。
2014軍事政變 帕拉育掌權至今
2013年盈拉因推動赦免法,被認為是為戴克辛回歸政壇鋪路,引發大規模抗議,最終遭軍方逮捕。帕拉育任看守總理,2017年新憲法頒布後,正式被任命為總理。2019年泰國恢復大選,帕拉育連任總理,繼續軍事統治。
-
2019大選 遭批選制不公、延遲公布結果
由於親軍方政黨輔助,加上參與總理票選的參議院250席皆被掌控,帕拉育無意外勝出,席次超越為泰黨和未來前進黨。戴克辛指控計票數有誤,大選有瑕疵。
-
泰國會第3大黨 違政黨法財務規範遭解散
未來前進黨對軍政府直言無諱,受年輕選民歡迎,成立1年便成為國會第3大黨。黨魁塔納通卻因貸款給自己的政黨,被檢舉違反選舉法,2020年2月未來前進黨被解散。
2020泰國學運 年輕世代掀民主改革
泰國爆發數個月示威抗議,各高中及大學遍地開花,3月下旬因新冠肺炎爆發活動終止,7月運動重啟,不過最終以警方鎮壓告終。
-
泰國青年為何憤怒?
上萬人上街要求帕拉育政府下台,成為2014年軍事政變以來規模最大的示威活動。
-
反對軍政府把持國會
學運3大訴求為「解散軍政府主導的國會、停止打壓異議人士、重新修正2017年軍方制定的新憲法」。
-
改革王室君主制
泰國法政大學學生碰觸長年敏感的王室議題,提出10項訴求改革王室君主制,包括削減皇室預算、撤銷刑法112條「冒犯君主罪」,其法最高可被判處15年刑期。
-
2020年末泰國學運的象徵符號從三指手勢變為黃色小鴨。(圖/美聯社)
2023帕拉育爭連任 戴克辛為重返政壇鋪路
-
任期超限 帕拉育被停職仍在位
泰國總理任期不得超過8年,反對勢力認為,帕拉育總理任期應始於2014年,讓他依自己推動的新憲法下台。帕拉育雖在2022年8月底暫時停職,但最終憲法法庭仍裁定其任期從2017年計算,可至2025年。
-
國會解散 新總理候選人產生
2023年眾議院議員4年任期已滿,泰國3月解散國會、5月舉行大選。角逐總理人選中有3位最受矚目——「年輕激進派」前進黨皮塔、「老黨新血」為泰黨貝東丹、「軍方舊勢力」現任總理拉帕育。
泰國本屆大選 眾議院選舉結果
眾議院選舉初步結果已宣布,不過仍須選舉委員會查驗選票,2個月後確認正式結果。之後由500名眾議員和軍方指派的250名參議員聯合投票新任總理,須獲得過半席次376票支持,預計今年7、8月揭曉總理當選人。
-
眾議院政黨組成變化
眾議院500席中,前進黨共拿下152席,為泰黨獲得141席。現任總理帕拉育加入團結建國黨欲爭取連任總理,不過該黨在眾議院僅獲36席,位居第5。
-
前進黨為何勝選
前進黨獲勝關鍵之一是因年輕選民大量湧入投票,他們為什麼如此受Z世代歡迎?
-
Z世代最支持的總理候選人
前進黨總理候選人皮塔最受18到26歲群眾支持,公視在國會大選前獨家專訪,皮塔指出泰國人民在過去10年中,找不到任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