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大選/回顧泰國20年動盪政局
圖片來源 美聯社
專題報導

泰國大選/回顧泰國20年動盪政局

泰國5月14日舉行國會眾議院大選,選民用壓倒性票數讓民主派的年輕勢力「前進黨」勝選,反映出對政壇世代交替、終結軍方統治的渴望,也讓眾議院睽違近10年再度政黨輪替。但現任總理帕拉育曾以軍事政變緊抓權力8年,新世代崛起可望改革成功?泰國現況是否類似台灣「黨外時期」?關心亞洲民主之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泰國政治。

作者 / 陳宥蓁 更新時間 2023/05/22 17:02 主圖來源/美聯社

21世紀泰國選舉新制 總理更換頻繁

泰國自1932年改為君主立憲制,由總理組成政府,雖為民主國家,但仍遭逢多次軍事政變,政權不斷更迭,且國會選制複雜多變。

  • 第23任泰國總理戴克辛。(圖/美聯社)

    2001年大選首採「單一選區兩票制」,由富商戴克辛領導的泰愛泰黨擊敗民主黨勝選,亦奠定兩黨制雛形。2005年大選戴克辛順利連任,但隨後被指控貪汙等引發爭議。

  • 黃衫軍多反塔克辛,為曼谷中產階級;紅衫軍則親塔克辛、象徵鄉村勢力。(圖/美聯社)

    2006年戴克辛發動閃電大選,後遭軍事政變,軍方推派素拉育成為第24任總理。泰愛泰黨雖已被解散,但親戴克辛的人民力量黨仍在2007年大選獲得勝利,卻也使泰國往後的「紅黃對立」白熱化。

  • 第28任泰國總理盈拉。(圖/美聯社)

    人民力量黨領袖薩瑪成第25任泰國總理,但黃衫軍抗議後不到8個月就下台。戴克辛妹婿宋猜就職總理未滿75天,人民力量黨遭解散。民主黨艾比希上任第27任總理,不過2010年爆發紅衫軍示威,2011年大選戴克辛胞妹盈拉帶領為泰黨重返執政。

2014軍事政變 帕拉育掌權至今

2013年盈拉因推動赦免法,被認為是為戴克辛回歸政壇鋪路,引發大規模抗議,最終遭軍方逮捕。帕拉育任看守總理,2017年新憲法頒布後,正式被任命為總理。2019年泰國恢復大選,帕拉育連任總理,繼續軍事統治。

2020泰國學運 年輕世代掀民主改革

泰國爆發數個月示威抗議,各高中及大學遍地開花,3月下旬因新冠肺炎爆發活動終止,7月運動重啟,不過最終以警方鎮壓告終。

  • 泰國青年為何憤怒?

    上萬人上街要求帕拉育政府下台,成為2014年軍事政變以來規模最大的示威活動。

  • 2020年末泰國學運的象徵符號從三指手勢變為黃色小鴨。(圖/美聯社)

2023帕拉育爭連任 戴克辛為重返政壇鋪路

泰國本屆大選 眾議院選舉結果

眾議院選舉初步結果已宣布,不過仍須選舉委員會查驗選票,2個月後確認正式結果。之後由500名眾議員和軍方指派的250名參議員聯合投票新任總理,須獲得過半席次376票支持,預計今年7、8月揭曉總理當選人。

  • 眾議院政黨組成變化

    眾議院500席中,前進黨共拿下152席,為泰黨獲得141席。現任總理帕拉育加入團結建國黨欲爭取連任總理,不過該黨在眾議院僅獲36席,位居第5。

更多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