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烈的天搖地動,造成高樓大廈的樓層垂直向下堆疊,呈現「鬆餅式倒塌」,民眾被壓在層層瓦礫下難以逃生,也加深搜救難度。
土耳其強震造成數千棟房屋應聲倒塌,許多建築物呈「鬆餅式倒塌」 ,第一時間就造成嚴重死傷。地震如何造成房屋毀損?為什麼這些建築會瞬間全毀於層層堆疊?
土耳其地震中垮掉建築,有一個共通點:房屋從一樓先「軟腳」,高樓層失去支撐也隨之塌陷,呈現特殊的鬆餅式坍塌景象。解釋性動畫帶你了解,地震P波、S波與「鬆餅式坍塌」的關聯是什麼?「軟腳蝦建築」傾垮的原理又是什麼?
台灣2梯次搜救隊奔赴8000公里,投入土耳其強震搜救行動。面對罕遇的零下低溫及鬆餅式倒塌,搜救行動有多困難?《公視新聞網》專訪消防署特搜隊長陳義豐及第二梯次帶隊官林清文,經歷這場百年大震,台灣搜救團隊能記取哪些經驗?
經歷12年內戰的空襲和轟炸,敘利亞北部的基礎建設條件更為脆弱,內部盤根錯節的政治情勢,卻讓國際救援不得其門而入。
國際社會搜救人力與援助物資盡出,在第一時間送往土耳其,但是鄰國敘利亞遲至10日,才由聯合國透過過境點送入第一批救援物資;災民也抨擊,在這場毀滅性災難中乏人問津。同為受災之國,敘利亞因為內戰與複雜的國際情勢,顯得孤立無援。
在這場世紀強震,土敘兩國罹難者已超過5萬人,百萬人流離失所,大批災民都必須面對震後重建的挑戰。
公視新聞團隊深入土耳其災區,以360度全景視角前進,見證這場人類歷史百年來傷亡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如何重創土敘兩國。
公視記者陳冠勳、林志堅深入土耳其災區,採訪途中,兩人被一名「便衣」男子突然叫住,要求把所有拍攝畫面刪除。「這才意識到,原來我剛剛的一言一行,都被密切『監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