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詐騙案件數連年攀升,打詐面臨哪些挑戰?【獨立特派員】
|社會詐騙集團手法花招百出,統計最近5年,詐騙案件數持續攀升,財損金額到2024年已經高達502億,是5年前的11倍。雖然今年1、2月有稍微下降,但詐騙問題依然是社會的嚴峻課題。去年政府三讀通過打詐新四法,詐欺犯罪最多關12年,最重罰3億元,但第一線警方,卻面臨人力不足的困境。
-
-
AI虛擬角色跨足多元領域,重塑職場與日常生活【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藉助建模與動畫技術,以及會深度學習的大語言模型等科技,現在很多領域都會創造AI角色。醫療界已經有AI衛教師,可以用族語來跟原住民溝通;媒體界也將有AI手語新聞主播報氣象,甚至在重大災難時,即時用手語傳達逃生訊息。這些AI角色是怎麼生成,又是如何和人類協作、執行任務?
-
-
從台中新光三越氣爆,檢視裝修公安漏洞與風險!【獨立特派員】
|社會台中新光三越百貨2月13日發生氣爆事故,是目前台灣史上最嚴重的百貨公司公安意外。在追查事故原因過程中發現,事故現場正在進行的裝修工程,並沒有申請室內裝修施工許可,也讓這起事件除了公共安全外,工地安全成了另一個關注焦點。許可證與施工及場所安全之間究竟有什麼關聯?
-
4年400億人行安全計畫,路口改善恐急就章?【獨立特派員】
|社會4年400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在2023年中正式啟動。然而道路改善需要通盤檢討,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如果地方政府為了拿到全額經費而急就章,可能只挑容易的項目做,而無法有效改善交通問題。亟待改善的路口有些沒有納入名單、該做的行人設施沒有做完全,問題出在哪裡?
-
-
財政分配大調整,中央與地方權責如何平衡?
|政治《財政收支劃分法》去年三讀通過修法,中央政府每年的非法定支出,將有28%必須轉移到地方政府。新法若順利上路,估計地方將多出3753億元的預算,但行政院及中央部會都疾呼,修法將破壞財政秩序、嚴重衝擊中央施政。到底財劃法修正了哪些內容?將影響到哪些施政項目?這些錢如何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