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俄羅斯小鎮媽媽達雅上超市採買,剛生第2胎的她精打細算,因為物價高漲,老么用的尿布、嬰兒食品,甚至娃娃車都是上1胎的3倍價,現在全家已經不再出門吃館子,非必要的開銷能省則省。
俄羅斯婦人達雅.斯特潘諾娃說道,「以前你去買菜,1000盧布可以買3至4天的食物;但現在只能買點日常所需,像是牛奶、優格、麵包等等,就沒了。」
首都莫斯科的超市裡,蛋價同比去(2022)年增加4成以上,近期幾乎每個禮拜都在變貴,讓主婦們驚呆。部分地區貨架全空,部分地區祭出了限購令。
退休人士夏拉耶夫斯卡雅說道,「我嚇壞了,我不能接受,價格的變化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當地媒體報導,蛋價上漲是因為雞飼料跟獸醫藥品等進口商品變貴,是西方制裁造成的。檢察官則開始調查商家是否囤積哄抬價格,地方政府保證沒有缺蛋,不過社群媒體出現人們在雪地裡排隊買便宜雞蛋的影片,民眾諷刺彷彿重現蘇聯共產時代。經濟部緊急進口12億枚雞蛋,未來半年免稅供應,控制價格。
俄羅斯11月通膨率同比去年達到7.5%,白菜、柳橙、黃瓜都貴五成以上,人民購買力降低非常有感。
莫斯科居民格瑞布佐娃提到,「物價大幅上漲,漲5成甚至1倍。我說的不只是糧食價格,所有其他的東西都漲翻天,至少漲3倍。」
俄羅斯總統蒲亭已經宣布,投入明年3月總統大選,爭取第5個任期要一路做到2030年,經濟問題對他不至於構成連任威脅,因為目前整體表現不差,石油天然氣出口的金雞母沒有被國際制裁切斷,改賣給中國印度,影子船隊拐個彎出口獲利非常可觀。
加上開戰後投入巨額的軍事開支也大大刺激經濟推升通膨,官方預測今年GDP成長將達3.5%。
俄羅斯總統蒲亭11月17日表示,「我不會說歐洲國家數字怎樣,免得看起來太傲慢自大。」
不過也還有許多挑戰。首先是青壯人口流失,數十萬人被動員上戰場,加上數十萬人移民導致國內產業,特別是高科技業人才流失大缺工,明年GDP成長將會顯著下滑。
此外嚴峻的通膨迫使央行持續升息路線,15%的利率讓窮人債務滾雪球,且俄羅斯家庭實際可支配所得落差大,雖然製造業與軍人薪資大漲,至少還有1570萬人生活在每月折合台幣不到5000元的貧窮線下,而官方統計數據通常報喜不報憂。
俄羅斯經濟學家利皮茲分析,「7成俄羅斯人月入不到4萬盧布,約台幣1萬4千元以下,如果家裡還有妻小,家庭實際上就活在貧窮邊緣。他們宣布漂亮的經濟數字是因為即將舉行總統選舉,需要製造錯覺。」
專家分析,如果西方要達到更好的制裁效果,就要找對方式施加更大的財政壓力,資本外逃、勞動力外逃與技術窒息,是3個關鍵領域。在戰線拉長,蒲亭持續侵略並與西方頑強對立的同時,戰爭的代價人民繼續承受。
傳統市場顧客柳德米透露,「我們還有什麼選擇,當然我們不會死、不會哭,會找到方法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