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民眾對手術麻醉擔憂 醫:新型麻藥減少近8成副作用
賴淑敏 陳昌維/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許多民眾對於麻醉是一知半解,台灣麻醉醫學會首次進行大調查,結果發現約7成民眾對手術麻醉過程感到擔憂,其中包括害怕麻醉後會醒不過來,也擔心麻醉後產生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更有患者因此拒絕醫療處置、延誤病情。醫師表示,目前國內已有新型麻醉藥物,精準麻醉可減少近8成的副作用。
民眾在手術、門診檢查或健康檢查時常會使用麻醉藥物,有些人在麻醉、手術後會出現噁心、嘔吐等副作用,甚至部分民眾會誤以為麻醉容易導致死亡,而拒絕醫療處置、延誤病情。
中山醫學大學麻醉學科教授廖文進指出,「阿公阿嬤都80、90歲了,生一個病或長一個腫瘤,結果家屬就認為他年紀太大、開刀太危險,不讓他開,其實有時候開了以後還可以活蠻久的。」
為解除民眾對麻醉的恐懼,台灣麻醉醫學會首次進行「台灣麻醉警示大調查」,結果顯示約7成民眾對麻醉過程感到擔憂,進一步詢問發現,有37%民眾怕麻醉後會醒不過來;有36%擔心麻醉後發生強烈不適應症狀;還有33%民眾害怕手術中意外醒來。
醫師表示,目前國內已有新型麻醉藥物有較高安全性,精準麻醉可減少近8成的副作用。
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余黃平指出,「有一些不管是新型的監測儀器或新型的藥物,都可以更精準的掌握病患在手術中的麻醉深度,以及手術中的疼痛反應情況。」
根據統計,目前全台麻醉專科醫師約有1500名,醫師提醒民眾,手術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麻醉醫師是誰、使用何種麻醉藥物以及認明有監測設備的醫療院所,這樣才可降低不同病患的麻醉風險,並提升術後的恢復品質。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