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11/22國會大選 首見4政黨政見納入台灣
公視國際記者張語羚報導,「記者目前所在位置是荷蘭的政治中心海牙,而在我背後的這棟建築物,正是荷蘭的眾議院議事堂,就是台灣的立法院。週三11月22日,就是荷蘭4年1度的眾議院選舉,被選舉出來的150位議員,將產生新的內閣,而荷蘭也將迎來暌違13年的新首相。」
這次荷蘭大選的一大看點是,誰將是下一任首相,自由民主人民黨VVD,派出司法部長耶史格茲(Dilan Yeşilgöz-Zegerius),若當選將成為荷蘭第一位女首相。
今(2023)年8月才成立的新社會契約黨NSC ,則是在資深獨立議員奧姆齊格(Pieter Omtzigt)的帶領下,成為一匹大黑馬。
無論哪一個政黨拿下首相之位,最終都需組成聯合政府。
荷蘭選民So說:「我會優先支持著重氣候議題的政黨。」
荷蘭選民Yvonne Bemelmans表示,「貧窮議題,太多人面對貧窮,不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工作,還有能源成本、交通成本等。」
26個政黨、上百個政見,怎麼選是一門學問。核電廠擴建、汽油價格調降、富人稅、醫療保險免賠等4大項,是當前荷蘭選民認為最重要的議題。
駐荷蘭台北代表處代表陳欣新說:「在我們努力之下,這次也是荷蘭首次在他們競選的時候,有4個政黨在他們的競選政策裡面,就有提到台灣。主要就是說,比如說他們會支持台灣維持現狀、他們會希望能夠跟台灣增強關係,不管是貿易或是各類的關係。還有就是他們認為,中國對台灣比較不友善的行為是應該不能接受的,類似說很關心台海和平,希望增進台荷關係。這些都是首次他們會把這種友台的文字,納入他們的政見。」
張語羚報導,「近年來,荷蘭對於台灣議題的關注度持續上升,荷蘭政府也陸續推出各項友台政策。而眾議院選舉後,不管哪個政黨拿下最多席次,還是必須要組成聯合政府,並且在不同政策中進行協調與折衝,而這將是未來4年荷蘭社會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