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設施標示不清 身障團體促觀光局推旅宿標章
曹晏郡 王興中/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放假期間,有不少民眾會和親朋好友出門玩,但這對於身障者來說卻有一定難度。比方住房環境、旅遊景點是否具備無障礙設施,這些全要納入考量。觀光局統計,全台3436家旅館,只有1604家提供無障礙房型或者是友善設施,不過業者實際提供的到底是什麼,卻無法清楚辨識,身障團體希望觀光局能建立無障礙旅宿標章和查核機制,並落實資訊透明度。
回顧暑假期間,墾丁南灣沙灘時常能看到許多遊客造訪。但類似這樣的海邊行程,對於身障者來說難度很高。
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秘書長劉于濟表示,「去海水浴場玩,常常都是我的伴侶帶著小孩下去沙灘玩,我永遠只能在販賣部那邊等他們。」
不只是戶外行程,身障者出遊想訂間適合的旅宿,也需要花很多時間。
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理事長林君潔指出,「業者說有這樣的措施,但我們實際打電話問的時候,他只說可以門口進出,還有電梯,或是房間有無障礙洗手間,但其實我們要到餐廳的時候就有階梯,或我們要使用裡面的設施,比如說溫泉、游泳池、SPA裡面都充滿了階梯,沒有考慮到障礙者的需求。」
根據觀光局資料,全台3436家旅館,只有1604家表示自己有無障礙房型或是友善設施,但「無障礙」和「友善」被混為一談,讓不少身障民眾無法辨識。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提及,「不論是身障族群又或者是高年者,當他們要選擇民宿的時候,他們很難就我們現在目前的資訊,能夠清楚了解到他是不是適合選擇這樣的旅館、這樣的民宿。推動一個標章、推動一個清楚的選擇,難道不是我們應該要努力,為每一個不同族群需求提出來應該要作的方式嗎?」
身障團體和立委召開記者會,要求觀光局盤點全台的無障礙房間情況,還要建立無障礙旅宿標章及查核機制,讓完善的住房和設施資訊透明,才能讓身障者也能有良好的出遊體驗。
截至截稿時間前,觀光局尚未作出回應。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