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議會拍板常設戶外用餐區 店家及居民意見分歧
鄭惟仁/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紐約日前允許戶外用餐區的設置,餐飲店家普遍看好能提升營業額,讓紐約變得歐洲化;不過也有居民認為,會讓環境變髒亂,影響紐約市容。
紐約曼哈頓街頭,隨處可見臨時搭建的棚子,有的只是用鐵皮搭建,再擺上幾張桌椅,也有餐廳配合本身風格,用心布置環境。
這是新冠疫情期間,餐館臨機應變推出的戶外用餐營業方式;現在疫情已經畫上句點,紐約市議會通過一項法案,打算讓這種用餐模式永久營運下去。
餐廳老闆范萊登表示,「我同意這項裁決,很高興紐約朝歐洲化方向發展,有客人在戶外用餐感覺更有活力。很多醜陋的棚子將被拆除,明年以不同的形態重建,營業額的成長將會城市帶來幫助。」

法案規定,人行道用餐區可以全年營運,街道用餐區只能在每年4到11月營運,11月底就得拆除用餐棚,營業時間為每日早上10時到午夜12時。目前紐約共有1萬2千家餐館提供戶外用餐服務,業者大多樂觀其成,不過當地民眾意見分歧。
紐約居民凱特說:「我喜歡這些棚子,這是新冠疫情少數的希望之一。我住在東村好多年了,我愛戶外用餐,這是我喜歡的外出用餐方式。」
紐約居民瑪爾認為,「他們在街上亂丟垃圾,他們破壞街道美感,這讓人產生幽閉恐懼症,就像一坨垃圾磁鐵。」

除了有些棚子造型陽春,甚至外型不太美觀,顧客用餐後可能讓環境變髒亂,連帶影響紐約市容。
公平城市政策聯盟成員阿爾登森指出,「我們現在站的地方已經3年沒打掃,這是個問題,城市需要被清掃,必須保持整潔,不能把東西放在這。擺放8個月而認為沒有影響,一定會有影響,會很髒、會發臭,人們來用餐時可能不會注意到,因為當下會整理得夠乾淨,但身為居民,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它。」
按照市府公布的資訊,業者申請獲得批准後,要在30天內設計出達到政府要求的戶外用餐區,最遲明(2024)年11月前,所有業者都得依照規定完成整修改建。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