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獎勵減碳 光電板及熱泵安裝率大增

烏俄戰爭導致全球天然氣價格飆漲,也迫使歐洲國家必須尋求替代方案。英國在政府的補貼政策下,今(2023)年包括太陽能光電板,以及取代天然氣發電的熱泵裝置安裝都大幅增加。德國更打算通過立法,強制2024年之後完工的建築,必須採用熱泵發電,逐步淘汰天然氣。

根據英國微型發電產品驗證機構(MSC)的統計,在英國政府的補貼獎勵下,英國的家庭跟企業,今年已安裝超過12萬片的光電板,而取代天然氣發電的熱泵裝置,也以每個月3千套的速度成長,比去年增加了62%,民眾的電費負擔也大幅減輕。

英國民眾彼特表示,「我們的電費直線下降,我們使用綠能,拯救了地球,我們也換了一台電動車。」

為了鼓勵民眾安裝光電板與熱泵,英國政府對英格蘭跟蘇格蘭地區民眾,分別補貼高達24萬到36萬台幣,英國政府希望到2035年,光電發電總量能達到700億瓦,同時在2028年熱泵的安裝能達到60萬套,並在2050年達到零碳排。

即便英國政府大力補貼,但對許多民眾而言,進階到綠能依舊是龐大負擔,而且安裝工程至少需要5萬名勞工,要如期完成淨零排放的目標,難度還是很高。

英國能源政策教授安柏蘿絲指出,「如果你仔細去觀察數字,會發現安裝的都是比較富裕的民眾。他們不是那種為了生活支出在苦惱的家庭。」

至於德國,為了面對氣候暖化效應,也擺脫對天然氣的倚賴,政府正在推動《建築物能源法》,也就是在2024年以後興建的建築,只能使用熱泵來發電取暖,完全禁用天然氣鍋爐來加熱發電。

民眾為了這項重大綠能變革,讓原本安裝熱泵的公司忙到焦頭爛額,安裝要等上9到12個月,而且價格還相當驚人。

德國熱泵工程師馬可透露,「由於通貨膨脹,熱泵的建材原料都大幅漲價。想要安裝熱泵的消費者,安裝費要大約要2萬到3萬美元(60萬到90萬台幣),依照樣式而不同。」

史丹佛大學柏林分部教授尤里提及,「我認為許多德國民眾預期就是只要填個表格,就能進行綠能轉換,但現在他們突然發現,要面對這麼多不確定性,而且還要一大筆開支。」

熱泵的原理跟冰箱類似,只是輸出的是熱能,也需要類似冷媒的媒介物質「氫氟烯烴化合物」,但按照德國的新法,到時候德國全國的新建築能源消耗,必須有65%以上使用再生能源,而且新的熱泵將禁用氫氟烯烴,要改用丙烷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較低,這也有違反「歐洲單一市場」原則的疑慮,加上民眾的龐大負擔,法案今年秋天要在國會通過,勢必將面臨極大阻礙,綠能固然是各國努力的方向,但過程卻充滿太多變數。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