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生技大展登場 台灣智慧醫療及創新療法受矚
賴淑敏 張國樑/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亞洲生技大展今(27)日進行,這也是新冠疫情解封之後第1次展會,規模是歷年之最,有19國、800家廠商參展、設立2千個攤位,成為全球3大生技展覽之一。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台灣生技產業的智慧醫療以及創新療法。
只要騎上這個單車訓練台,並戴上「心率帶」,就可透過藍芽傳輸,將距離、卡路里、心率等健康數據登錄在電腦,精準紀錄運動成效,即時了解體適能變化。
這套最新智慧環狀運動管理系統,去(2022)年還曾經榮獲台灣創新博覽會的最高殊榮「鉑金獎」。
長庚大學物理治療系博士後研究員林玉婷表示,「這心率變化,你就可以有效知道現在在哪一個運動的強度。這個強度適不適合你自己個人,或是運動過程中有沒有達到你的危險值,那這個危險,我們就可以適時去做一些運動計畫的調整。」
另外,肺癌已連續43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去年共有1萬多人死於肺癌,因此早期篩檢格外重要。
現在利用這套人工智慧多模影像、精準健康平台,病人只要拍攝一次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掃描,透過人工智慧運算以及AI模型的幫助,就可以揪出肺癌及冠狀動脈鈣化等兩種疾病,心肺一起篩檢,準確率達9成,且判讀時間只要2分鐘。
北醫大神瑞人工智慧執行長張曜吉說明,「病人在肺的疾病之外,其實在心臟的這些早期心血管疾病都有一些徵兆。我們也希望病人在沒有增加他劑量的情況之下,能提早發現他心臟的一些變化,來做一些預防。」
2023年亞洲生技大展27日在台北登場,隨著新冠疫情解封,今(2023)年共有19個參展國家、800家指標性大廠,使用2千個攤位,不僅成為亞洲最大規模生技展覽,更擠身成為全球前三大生技展會,今年聚焦在智慧醫療與創新療法,充分展現台灣生技產業的特色與成果。
徐珮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