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暴雨41死9失蹤 學者指預防修復預算分配不當
曾惠敏/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南韓連日暴雨引發洪災和土石流,目前死亡和失蹤的人數共多達50人,災情是當地12年以來最嚴重。豪雨引發水災在南韓並不少見,為什麼還會發生這種難以想像的悲劇?有專家認為是因為針對災難編列的預算分配不當,大部份都用在復原重建,預防工作卻做得不夠。
南韓清州市遭洪水淹沒的地下道,17日晚間找到最後一名失蹤者遺體,光是在這裡就有14人喪命。總計這波暴雨導致死亡與失蹤合計達到 50人,寫下12年來最嚴重的紀錄。
總統尹錫悅17日前往爆發土石流、造成屋毀人亡的忠慶北道視察,現場巨石橫陳,房屋扭曲變形。一位失去家園的婦人看到總統前來慰問,當場忍不住掩面哭泣。
其實南韓人民對這一幕並不陌生,因為去(2022)年8月首爾發生暴雨淹死地下室一家三口時,總統也曾到場關切,
當時尹錫悅便指出,破紀錄的豪雨是由氣候變遷造成,考慮到異常氣候已成為常態,應重新制定災難管理體制。但是一年過去,災難管理依然出現重大缺失,學者認為政府沒做好預防措施,難辭其咎。
首爾仁德大學災害管理專家鄭昌三(音譯)認為,「人們喜歡用快速反應、緊急修復等說法,這是錯誤的。氣候災難已經在發生,所以現在如果把錢投入到預防計畫中,將可省下一半經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者舉例表示,2020年釜山洪災導致3名車輛駕駛人受困身亡後,有關當局便制定了地下道安裝遙控屏障的計劃。
但這項計劃沒有擴及到清州等容易發生水患的地區,各地方政府不是沒有災難預算,而是分配大有問題。
首爾大學前工程地質學教授李秀坤(音譯)指出,「當處理災難預算時,地方政府會把3成用在預防措施、7成用在災難修復。然而在先進國家,他們會把7成的預算用來預防、3成用在修復,強調預防優先於災後的修復。」
專家評估,南韓因為受到都市開發的衝擊,全國有上百萬處地區容易發生土石流,但目前受到政府列管的還不到十分之一。
有關當局如果不能痛定思痛,防範天災於未然,奪命的悲劇恐怕仍將持續上演。
許祖菱/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