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三法/陳建仁赴立院專案報告 在野黨籲「接住受害人」

陳祖傑/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8)日受立法院邀請,針對性平三法修法前往國會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詢。在野黨各自提出意見,包括延長性犯錯刑法追訴期、全面禁止師生戀等,並認為這次修法必須以「接住受害人」為重心。

自今(2023)年5月底以來,#MeToo浪潮席捲台灣各界,許多受害者公開過去經歷,導致修正性平三法的聲浪越來越大。行政院13日公布性平三法修正草案,並送到立法院,希望能在7月底完成三讀修法。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8)日受立法院邀請,前往國會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邱顯智籲延長「性騷、性侵」刑法追訴期

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在質詢時批評政府資源整合欠佳,他指出接獲陳情,受害人想向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受助時,卻被告知必須先通報家防中心,再前往警局報案,隨後才會有法扶,或犯保協會等法律資源。

「這就糟糕了,受害人去警局報案時沒有律師。」邱顯智認為,以目前的做法,受害人要求助需要「過五關斬六將」。他呼籲政府應該把資源整合,主動為受害人提供完整的支援,而不是「只告訴她你要找某某單位。」

邱顯智指出,根據澳洲調查發現,受害人平均要在案發24年後才能說出被害經歷,在德國性犯罪追訴期是從受害人年滿30歲時起算;加拿大與荷蘭針對兒少性犯錯甚至沒有追訴時效限制。他呼籲政府在這次修法,應同時考慮延長性犯罪刑法追訴期,改從受害人年滿18歲時起算。

王婉諭籲擴大調查入法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表示,據衛福部統計,國內一年平均發生125件教師對18歲以下學生性侵案件,也就是平均3天發生1件。

王婉諭指出,校園權勢性犯罪具有「多人受害」、「持續很長時間」的特性,但過去啟動擴大調查並沒有標準,「很多時候是因為輿論壓力才去做」,因此呼籲擴大調查應該納入這次修法。

陳建仁表示,其實教育部已規劃修正校園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這個會在委員會討論。」但王婉諭認為,在過去經驗,「準則只是給大家參考用的,強度並不夠」,因此再次呼籲擴大調查入法。

陳培瑜促113專線增加人手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指出,113保護專線曾協助許多性騷、性侵被害人,但她擔憂性平三法修法後,更多人勇敢站出來求助,專線人手量能是否足夠。她呼籲衛福部在人力、經費預算、培訓計劃都應該有所準備,「我們不希望性平三法修法上路後,會排擠其他類型(比如家暴)的案件。」

陳建仁回應,113保護專線人手的確需要增加,他承諾修法後,會往這個方向努力。衛福部長薛瑞元也表示,按照規劃,修法後會先增加人手和預算。

賴香伶促所有公司必須設性騷擾申訴管道

目前行政院草案中,要求10人以上公司即應訂定性騷擾申訴管道,但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認為仍有不足,應取消人數限制,不論公司人數多寡,皆應設立性騷擾申訴管道。

賴香伶也提問,若公務人員涉及性犯罪,民事賠償由誰負責?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在這種情況,民事賠償由行為人負責,若主管機關處理有疏失,也須面臨行政處罰。

林宜瑾要求全面禁止師生戀

行政院提出的《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中,新增「校長或教職員工違反與性或性別有關之專業倫理行為」,被外界視為禁止「師生戀」。民進黨立委林宜瑾呼籲,這次修法應全面禁止師生戀,她表示,師生關係存在權力不對等,尤其在未成年階段,而這情況必須被約束。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性平三法修法通過後,將邀請學者專家、民間團體針對各種樣態作討論,並研議出更仔細與明確的指引,「而且成年與未成年會分開討論」,讓學校相關案件時有所依據。陳建仁也強調會禁止未成年師生戀。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