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發射洲際彈道飛彈 飛行長達74分鐘創紀錄

陳詩童/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圖/美聯社資料照)
北韓在今(12)日上午發射一枚ICBM洲際彈道飛彈,飛行時間長達74分鐘,是歷年來最長紀錄,射程可能達到美國全境。由於北韓領導人胞妹金與正,才譴責美國偵察機多次侵犯領空,揚言不排除擊落,外界認為這是北韓對美國表達不滿。而北約為了牽制中國,將影響力擴大到亞太地區,這次峰會也邀請了包括日、韓、紐、澳共4國領袖參與。

日本上午9時59分,北韓從平壤郊區附近,發射一枚ICBM級的彈道飛彈,直到11時13分,落入距離北海道奧尻島西邊約250公里遠的日本經濟海域外。日本防衛省認為,這次的飛彈射程,可能超過1萬5000公里,範圍達到美國全國土。

防衛省推測,這枚飛彈的飛行距離,約1000公里,最高高度超過6000公里。發射角度比過往還高,飛行時間也超過去(2022)年3月有紀錄以來的71分鐘,長達74分鐘,是歷年來飛行時間最久的飛彈。

日本海上自衛隊退休將領香田洋二指出,「這是北韓要向美國  ,或向全球確實地展示,(他們)擁有的ICBM級飛彈,射程超過1萬公里,因此這次毫無疑問,正是以高仰角軌道,發射ICBM級飛彈。」

這是北韓在今(2023)年4月13日後,再度試射射程超過5500公里的ICBM等級的彈道飛彈,也是有史以來第14次。

特別是時間點在北韓領導人胞妹金與正,連2天譴責美國偵察機,多次侵犯北韓領空,並揚言不排除擊落美國軍機後,也讓外界聯想,這是北韓對美國表達不滿的挑釁跟警告。

而這次北約領袖會議,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為了牽制中國,將影響力擴大到亞太地區,邀請了亞洲包括日、韓、紐、澳共4國領袖參與。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表示,「對北約組織來說,進一步加強與紐西蘭的伙伴關係非常重要,因為安全不是區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印太地區發生的事,對歐洲北約很重要。」

這4國是北約的「亞太4夥伴國」AP4,今(2023)年也是連續第2年出席,預計分別與北約簽署「個別化夥伴計畫」,升級雙方合作關係,日本、澳洲,已經跟北約,預計在包括軍事、網路安全等,16個領域合作,南韓跟紐西蘭,也將進行相關討論,盡快達成共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