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劑4900萬諾健生8月納健保 健保署採分期付款並設門檻

黃子杰 陳信隆/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健保署今(2023)年4月放寬納入2款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用藥給付,宣布8月將基因治療藥物諾健生同樣納入健保,一劑要價4900萬元,採取分期付款,限制只有出生半年內的新生兒發病,且有基因變異才符合用藥門檻,讓病友大嘆看得到吃不到。

國內的脊髓肌肉萎縮症(SMA)患者有400多人,健保署今年4月已放寬納入2款SMA用藥的給付,現在又宣布8月將基因治療藥物諾健生納入健保,成為健保給付最貴藥劑,一劑要價4900萬元,為了避免排擠其他昂貴藥物,健保署首度採分期付款,也設下門檻,只有出生半年內的新生兒發病,且有基因變異才能使用。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因為它單價真的高,所以我們就先從最有效的小朋友開始使用,然後觀察它的療效。我們大概評估1年會有8個小朋友。」

SMA治療藥物爭取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現在的狀況來看,台灣目前還有300多位沒有辦法符合健保給付條件的,不只是諾健生,其他2種藥物也是相對來說比較嚴格一些,所以我們現階段就像署長說的,先求有藥。」

諾健生納入健保,被視為國內治療SMA重大里程碑,李怡潔給予肯定,但也坦言給付門檻太狹窄,全台多數患者看得到吃不到,而美國食藥局公告該藥物能用於治療2歲以下患者,喊話政府比照,增加治療的機會。

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提及,「基因治療是聲稱它很貴,但是一次就好了。對長期用藥、健保署的財務衝擊,甚至於病患治療來說,可以被治癒這件事情非常、非常重要。」

目前罕見藥物要納到健保平均要30個月,台灣目前擁有諾健生、脊瑞拉、服脊立3種SMA用藥,但規定患者只能3擇1,無法更換藥物,李怡潔呼籲取消相關限制。此外台灣有300多位SMA患者有迫切治療需求,卻都不符合3種用藥條件,協會要持續爭取放寬。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