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官校生展示「太陽能戰術背心」惹議 國防部澄清:非正式軍品
黃子杰 陳信隆/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陸軍官校機械工程學系學生日前展示太陽能發電戰術背心、單兵鋰電池行動電源,掀起反彈聲浪,被質疑不實用,國防部澄清是學生課堂實作作品,前陸軍退將帥化民表示,官兵得躺平或趴在地上才能發電,還容易曝光自身位置,淪為戰場活標靶。
國防部跟進政府綠能政策,推廣國防綠能發展,陸軍官校機械工程學系學生展示太陽能發電戰術背心、單兵鋰電池行動電源,卻引起軒然大波,挨批不實用。
國防部澄清是學生課堂實作作品,立委也緩頰,並非正式軍品研發成果。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表示,「學生的創意,未來老師繼續指導、逐步修改,一定會做得更好,本席也希望外界給國軍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由於鋰電池有易燃易爆的風險,一旦破損恐引發嚴重燃燒,有軍事專家就分析,太陽能戰術背心一面是太陽能板,另一面若是蓄電池,官兵穿上後,不知道還能再負重多少裝備。
前陸軍退將帥化民認為,使用太陽能戰術背心得躺平或趴在地上才能發電,實用性不高,還會影響官兵在戰場進行臥倒、翻滾等動作,最嚴重的是,容易被熱顯像儀捕捉,恐淪為戰場活標靶。
前陸軍退將帥化民提到,「第1個你增加了士兵的負荷,第2個發電的效果非常微弱,第3個它的用途是什麼,你的反光板暴露了自己位置,很容易被敵軍擊中,收到那一點點微弱的電流,這樣子一點幫忙也沒有。」
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則指出,「它完全沒辦法掛載裝備,那你的彈藥、其他裝備,你沒有辦法掛在身上時候,這其實會造成你作戰上的妨礙。太陽能板被擊中的時候,你可能也會有一些它的一些碎片,那可能有一些東西是有毒物質,也會因此這樣擊中人體等等,它會有一些不是很合用的效益。」
學者表示,戰術背心能讓官兵攜帶更多裝備,若裝上太陽能板,反而壓縮擺放空間,就是本末倒置,國外有類似做法,像是將太陽能板安裝在背包,學者認為不能扼殺學生創意發想,但指導老師必須讓學生了解理論與實用的區別。
李文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