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仍用「竹編鷹架」全球罕見 業者盼工藝列文化遺產
陳詩童/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香港因為地狹人稠,依舊使用傳統竹編鷹架,成為香港興建、整修大樓的特色。竹編鷹架師傅也期望,這項傳統工藝能成為香港的文化遺產,加以保護、傳承。
一腳纏在鷹架上,另一腳抵住鷹架,建築工人趴在3、4層樓高的鷹架上,為搭設、固定竹編鷹架纏繞布條,而不時晃動的鷹架,看得人膽顫心驚。這是香港在興建、整修大樓時,會使用的傳統竹編鷹架,也是全球僅存罕見使用竹子鷹架的城市之一。
竹編鷹架專家虔其和指出,「竹編鷹架在香港,其實很適合在狹窄的位置或高樓大廈間沒有很大空間的地方搭建,我們能在任何地方搭建竹編鷹架。」

竹編鷹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好幾個世紀以前,當時的中國跟亞洲其他國家都很盛行用竹子搭建鷹架,但隨著時代演變,加上建築樓層越蓋越高,多數國家跟城市已經逐步放棄使用竹子,改用鋼鐵或鋁等原料搭建鷹架。
儘管如此,在香港地狹人稠跟生活物價水平高漲的影響下,竹子方便運輸、成本只需金屬不到十分之一、搭建效率快速的特色,都讓這種鷹架材料贏得香港建商的青睞。不過要搭建這種傳統鷹架也很講究功夫,必須透過系統學習才能學到技巧。
搭竹編鷹架學員莫家宇說道,「打結是我做得最不順手的事,尤其是剛開始學的時候,還有抓竹竿時可能會沒抓緊,導致它們掉到地上。」

要練習固定鷹架,還得練習在鷹架上平衡身體,因為不論施工手藝有多專業,這依舊是一份在高空作業的工作。
搭竹編鷹架學員何卓偉表示,「我的這隻腳是固定在竹子鷹架上的,這隻腳則是支撐平衡用的,所以我這右腳要找到能撐住身體並平衡身體的點。例如如果右腳放得太後面,這樣身體就會跌倒。」
從事這一行將近30年的竹編鷹架專家虔其和表示,搭建竹子鷹架的材料必須符合規格才能使用,這種鷹架還能配格建築、修繕的樓層高度搭建,以最美麗的方式搭建在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同時這項傳統手藝,也是非常有趣並且具有挑戰性的工藝,預計在香港這種環境特殊的城市中永遠不會消失,也期望能成為香港的文化遺產,加以保護及傳承。

陳宥蓁/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