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美彈藥工廠日夜趕工 投資444億增產援烏
鄭惟仁/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俄烏戰爭仍在持續,烏克蘭每天都要發射1000發155公厘的榴彈砲。為了供應烏軍需求,美國彈藥工廠日夜趕工,製作彈藥送上前線。
工廠內機器不停運轉,美國賓州這座彈藥工廠為了供應烏克蘭前線所需,生產線日以繼夜不間斷,將一噸重的金屬棒燒到攝氏2000度,鑄造成一個個的砲彈殼。
斯克蘭頓陸軍彈藥廠指揮官漢森說明,「我背後是漆成綠色的成品,重約77磅,僅是鋼的外殼。這枚砲彈將被運往愛荷華州的陸軍彈藥廠,在那裡裝填、組裝,然後打包。」
這種用在M795榴彈的155公厘砲彈,每個月產量約1萬1000枚;但面對當前烏克蘭的彈藥消耗率,還是緩不濟急。

俄烏戰爭打了一年多,至今還看不到盡頭。西方各國積極提供援助,不過彈藥供應的速度成為一大挑戰。美國陸軍打算投資14.5億美元、大約是新台幣444億,來提升產能。
CSIS智庫主任庫克表示,「斯克蘭頓確實有提高產能的空間,它目前的合約為每個月大約製造1萬1000枚155公厘的彈藥,而且它可以大幅擴大規模。」

學者指出,由政府建置的產業基地,最大的優勢在於無須經過冗長的簽約流程,就能做到增加產能;彈藥廠也證實確實收到修改訂單的通知,預計在5年內將產能提升兩倍,當地商會也給予大力支持。
大斯克蘭頓商會前主席柏克說:「這裡是個非常有民族特色的地區,我們來自愛爾蘭、義大利、東歐。我們有很多烏克蘭人、有很多烏克蘭朋友,因此我們社區大力支持烏克蘭。」
根據美聯社統計,自從戰爭開打以來,美軍已對烏克蘭提供超過100萬發155公厘的彈藥;擴充產能不僅是以實際行動支持烏克蘭,還能為與中國的潛在衝突做好準備。
徐珮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