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初審《公視法》修正草案 史哲:盼預算30億起跳【涉己新聞】
林曉慧 陳昌維 邱福財/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這兩天排審《公視法》修正草案,由於行政院版本,拿掉政府每年捐贈9億的天花板限制,立委們關心未來一年的經費規模有多少?文化部長史哲表示,按基本營運規劃,30億起跳。
《公視法》13年沒大修,除了行政院版本,立委提案共15案,立法院教文委員會原本排定逐條審查,國民黨立委們認為,調降董監事選任門檻從四分之三修為三分之二,假改革真酬庸,備好手板、輪番程序發言。
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質疑,「我們擔心公共電視,以後就不是公共電視了。它可能就會變成為了特定的一個政治的團體在發言、變成政府大內宣的工具。」
委員會決議今(26)日全詢答,明日才逐條審。朝野立委關注,政府每年固定捐贈9億給公視,修法拿掉天花板,未來一年將編多少預算?
民進黨立委陳秀寶問道,「未來你們大概會需要多少的營運經費,來足以支應這樣子的一些?」
文化部長史哲回應,「所以我剛剛跟委員報告說,基本上一定是以目前,基本的營運規模30億為起跳。」
史哲表示,公視未來一年預算規模30億起跳,客台、台語台、Taiwan+法制化,以利穩定經營。而時代力量和學者舉行記者會呼籲,將國際新聞經費直接列入公視本頻預算且編足,並把目前的華視新聞頻道,轉型為公廣新聞頻道。
卓越新聞基金會執行長暨前公視董事邱家宜指出,「華視新聞頻道因為沒有任何一毛錢,它必須要做所有商業電視台做的事情,你又要求它要製播公共性質的新聞,真的是用緣木求魚來形容。」
公廣集團的華視長年虧損,公視1年提撥約2億,如何處理?史哲表示,整體措編預算也會思考,而華視情況短期無法改變,這次修法先解決公視的核心問題。
李文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