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定古蹟頭城盧宅池塘 地方盼恢復風貌帶動觀光

頭城盧纘祥故宅前池塘為宜蘭縣的縣定古蹟,地方爭取盼縣府能斥資,恢復池塘過往的池中木造涼亭與橋梁,藉此帶動地方觀光發展。但文史工作者並不認同,認為恢復木造橋梁讓遊客遊玩,安全上有很大的疑慮,還是建議當地保持美麗原貌。

這座位在頭城市區的池塘生態豐富,吸引不少鳥類棲息,池塘其實是縣定古蹟名為盧纘祥故宅前池塘,盧纘祥是宜蘭首任民選縣長,他的宅邸前池塘,過往在池中有木造涼亭與橋樑。地方期盼縣府,能斥資恢復過往風貌。

宜蘭縣議員林詩穎表示,「對於地方上的狀況很清楚,以文化風貌的重新恢復來帶動地方的觀光,那很合理,法的部份的規定還在的狀況下,我們還是必須先尊重文資法的相關規定來啟動。」

不過文史工作者並不認同,認為恢復木造橋梁讓遊客遊玩,安全上有很大的疑慮,還是建議當地保持美麗原貌。

文史工作者林正芳說:「那麼我們現在如果還是用那個方式來搭木造橋或竹橋,在安全上恐怕都必須要更加強。」

據地方耆老推論,盧宅前池塘曾為頭圍港的內港,後頭圍港與河道因山洪暴發被淹沒。頭圍港消失,河道成了如今的台2省道,盧纘祥於1928年改建盧宅時,利用頭圍港遺跡,闢為「舟遊式」庭園,才有如今的池塘,但池中的木造橋梁與涼亭已經消失。

宜蘭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張惠如指出,「那這個部分我們已經向文資局提案申請,修復設計以及補充調研的一個計畫補助,那如果有獲得補助的話,我們會盡快來辦理。」

針對地方的建議,縣府說,會依據文資法相關規定,檢討涼亭與橋梁是否要復原,並徵詢專家與地方意見,如有共識要復原,再討論形式、材質與管理辦法。全案已向文化部提案,申請修復設計與補充調研的補助,如獲通過,就會啟動修復作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