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試驗患者難找 清冠一號陷藥證困境
吳雅瑜 蔣龍祥/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清冠一號陪伴許多確診者度過染疫的痛苦時刻,但當時清冠一號取得「緊急授權EUA」只到明年6月,日前衛福部才核准清冠臨床試驗申請,而隨著疫情近尾聲,防疫隔離措施調整為0+N,業界擔心恐面臨找不到患者、雙盲設計有困難、預算不足等困境。對此衛福部表示,清冠一號臨床試驗申請適應症為「外感時疫」,除了對抗新冠,對感冒病毒也有效,因此都可列為臨床試驗中可收案對象,不是只有新冠患者。
新冠疫情期間民眾確診後除了西醫之外,有不少人也會選擇使用清冠一號來進行治療,根據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統計,全台可開立清冠一號的中醫藥院所共1725家,去年照護人數高達143.9萬人,比前年同期增加30%到45%。
但清冠一號緊急使用授權EUA只能延長到明年6月,目前衛福部核准的12家藥廠中,只有兩家藥廠申請臨床試驗。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陳潮宗指出,「這些臨床試驗的結果,可能會影響到查驗登記,所以它在做這個實驗之前,要跟這些審查的專家先溝通,清冠一號本身在台灣的一個應用有幾百萬人,而且沒有什麼副作用又明顯有效,這樣的一個結果應該是正面的。」
這回政府補助2家藥廠清冠一號臨床試驗金額分別為250萬元以及300萬元,收案人數需要近兩百人,一家採取雙盲試驗,一家則採取比較方式來證實清冠一號效果。但從3月20日起,防疫隔離措施調整為,輕症免隔離、免通報「0+n」,只需要自主健康管理,症狀緩解就可外出,有業界擔心要透過試驗拿到藥證卻是困難重重。
衛福部中醫藥司長黃怡超回應,「EUA從來沒有說清冠一號是針對COVID-19,清冠一號公費給付的一個是說高燒39度連續兩天,咳嗽是咽喉痛進食困難,症狀是外感時疫的情形,他還是可以做臨床試驗沒有問題。」
衛福部中醫藥司強調,清冠一號除了對抗新冠病毒,對於感冒病毒也有效,因此臨床試驗申請適應症為「外感時疫」,也就是說只要有上呼吸道症狀,都可列為臨床試驗中可收案對象,不是只有新冠患者,以減少收案人數的不足。
黃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