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開放致小鯊魚減少 泰國瑪雅灣規範水域活動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泰國知名景點瑪雅灣因為過度觀光對當地生態造成危害,先前關閉了將近4年,去年初才又重新開放,但是保育專家發現在關閉期間,明顯增加的小鯊魚,開放之後又減少了。瑪雅灣現在規定遊客,只能在水深及膝的水域活動禁止游泳,並且限制每個小時的造訪人數,避免加重環境負擔。
清澈見底的淺灘下,有小鯊魚自在悠游,民眾紛紛拿起相機,捕捉這難得的畫面。備受遊客喜愛的泰國小披披島瑪雅灣,經過將近四年的休養生息後,去年1月重新開放,回籠遊客驚喜發現,有不少鯊魚寶寶重返這處孕育天堂,而為了不影響鯊魚生態,瑪雅灣祭出不得游泳的新規定,
立陶宛觀光客吉陶特說:「我認為不准游泳是為了拯救環境,如果放任民眾為所欲為,我們絕對會毀了它。」
除了無法游泳,遊客也只能在水深及膝的地方活動;而從碼頭到海灣必須走木頭棧道,以減少傷害沙灘植被; 至於觀光船隻也得繞道停泊,避免珊瑚礁遭到破壞。如此嚴格限制,全因這一切得來不易。保育團體表示,瑪雅灣關閉期間,的確讓當地生態重現生機,但他們透過無人機空拍以及水下攝影機發現,鯊魚數量在重新開放前後有明顯變化。
瑪雅灣鯊魚監測計畫經理梅塔薇表示:「在瑪雅灣關閉期間,我們觀察到黑鰭真鯊的數量,最多來到161隻,那是在2021年11月時測量的,在開放一年後的2022年11月,我們利用同樣的無人機技術計算鯊魚的數量,發現每天平均在20到40隻左右。」
海洋專家強調,鯊魚寶寶必須在淺灘、才能躲過大鯊魚的獵捕存活下來,而牠們的存在,對維繫當地珊瑚礁生態的平衡相當重要,因此瑪雅灣重新恢復觀光後,必須脫胎換骨找到新的發展方向。
國家公園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顧問佩特奇表示:「如果你能為瑪雅灣創造出自然保護區的新形象,作為一個嚴格的鯊魚自然保護區,我認為這實際上會帶來新的旅遊境界,整體來說我們將會受益。」
目前瑪雅灣每小時只開放375名遊客進入,全天造訪人數不超過4000人,專家希望透過聰明的管理模式,讓人類能在瑪雅灣的碧海藍天下,與鯊魚共舞。
陳祖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