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出訪/瓜地馬拉與貝里斯遍布馬雅遺跡? 一文認識台灣友邦

4月1日:瓜地馬拉(República de Guatemala)
1933年6月15日,中華民國與瓜地馬拉建交。位處中美洲北部的瓜地馬拉,和墨西哥及宏都拉斯相鄰,根據外交部資料,該國人口約1736萬,是目前台灣友邦中人口最多的國家。
當地主要宗教信仰為天主教及基督教,瓜地馬拉教育尚未普及,約21%是文盲,經濟資源由少數企業集團掌控,以農業為主要出口項目,包括成衣、咖啡、食用油、香蕉、糖,是全球第6大的咖啡生產國。
馬雅文明古蹟遍布境內
瓜地馬拉北部低地平原佩滕(Petén)是熱帶雨林,曾是馬雅文明的中心,蔡總統在4月1日晚間將參訪蒂卡爾國家公園(Tikal National Park)即坐落佩滕,是前哥倫布時期馬雅文明中最大的遺棄都市之一,至今當地衣飾和食品都是以傳統方式製成。
1979年蒂卡爾國家公園被列為世界遺產,它曾是古馬雅時期最盛國家之一的首都,內有許多統治者的陵墓、紀念碑、神廟宮殿,其中有6座頂上有神廟的階梯金字塔。
蒂卡爾國家公園亦是自然保護區,保存沼澤雨林到山地森林等多種叢林樣貌,也有珍稀的動植物活動其中。
賈麥岱總統:挺台是原則問題
在瓜地馬拉共和國政治體制下,總統是最高行政首長,由公民直選,任期4年,且終身不得再選。現任總統賈麥岱(Alejandro Eduardo Giammattei Falla)曾在2007年、2011年、2015年及2019年四度參選,最後一次獲選總統並於2020年就職。
賈麥岱於2021年12月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曾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瓜地馬拉強力施壓,表示願意給我們很多。」包括新冠疫苗,並企圖讓瓜地馬拉外交轉向,但是賈麥岱表示忠於台灣是原則問題,而台灣是瓜地馬拉唯一真正的盟友,因此未接受利誘。
2022年賈麥岱接受外媒《LatAm INVESTOR》訪問時表示,只承認一個中國,叫做台灣。
4月3日:貝里斯(Belize)
貝里斯位處中美洲東北部,東濱加勒比海,北邊接墨西哥,西邊與南邊和瓜地馬拉為臨,是中美洲唯一不靠太平洋的國家,國土面積約有台灣三分之二大。
該國在2021年7月統計,人口數為44.15萬人,是中美洲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也是多族群國家,包括克里歐人、加利福納人、馬雅人、歐洲人等。人民享有言論及出版自由,反對黨以及獨立媒體非常活躍。
擁全球第二大珊瑚礁 最大水下洞穴
貝里斯多達有三分之一地區被列為保育區,大部分國土被雨林覆蓋。西元前1500年馬雅人定居貝里斯,因此境內馬雅古蹟林立。
貝里斯海岸風景絕佳,由近海環礁、數百個沙洲、美洲紅樹林、沿海潟湖與港灣組成,其中貝里斯堡礁是僅次於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第二大珊瑚礁,為北半球最大的堡礁。
另外,貝里斯的大藍洞被美國國家探索頻道形容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蹟之一」,大藍洞是全球最大的水下洞穴,位處貝里斯外海約60浬處,週邊並散布著數以百計的海底洞穴。
中華民國與貝里斯建交歷程
貝里斯曾是英國殖民地,稱為「英屬宏都拉斯」,直到1981年獨立,現屬於大英國協的一員,因此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為名義元首,也是中美洲唯一一個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
1984年,時任中華民國駐瓜地馬拉大使陸以正至貝里斯,與總理普萊士(George Cadle Price)討論建交可能性。
但當時瓜國副總統主張貝里斯屬於瓜地馬拉國土,並稱若中華民國承認貝里斯,瓜地馬拉將與中華民國斷交,又普萊士在同年自總理落馬,成為貝里斯反對黨領袖,因此建交談判擱置5年,直到1989年普萊士重任總理才順利建交。
宏都拉斯斷交之際 眾議院通過友台決議
布里仙紐(John Briceño)2020年領導人民統一黨獲得眾議院過半席次,並出任總理,去年3月曾抵台與蔡英文總統及賴清德副總統簽屬《臺貝經濟合作協定》,雙邊經貿關係持續加深。
布里仙紐曾表示,台灣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加劇,但貝里斯持續與台灣站在一起,因為真正相信自決權。
今年2月,貝里斯總理夫人兼婦幼特使羅莎娜(Rossana Briceño)亦訪台,表示「貝里斯是臺灣自由和民主最大的支持者之一,我們的政府全力支持台灣。」並親任兩國婦女賦權計畫的審議委員,蔡英文總統於當地時間4月4日也會參與該計畫成果展。
宏都拉斯25日宣布終止與台灣的外交關係,而貝里斯24日通過友台決議,除了歡迎蔡英文總統訪問貝里斯,也展現堅定支持台貝邦誼,展現共同捍衛民主、自由、人權、自決的普世價值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