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資外洩頻傳 兒少上網時間成長7倍成隱憂
林曉慧 郭俊麟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個資外洩頻傳,進而衍生各式詐騙。在台灣,兒少更是網路詐欺的主要受害者,應如何保障兒少資安?上午一場公聽會中,有專家學者建議,除了加重罰責,從源頭打擊,也要從學校去強化相關教育。
兒少生活已和網路密不可分,兒福聯盟調查,2014到2021年,台灣兒少上網時間成長7倍,上網時間越長,潛在危機越多,尤其是有聊天交友功能的社群平台和遊戲。
兒福聯盟政策中心組長朱詩瑀指出,「直播這塊或者是直接傳訊息,然後就會,其實兒少其實不清楚,他可能有時候剛下課,穿著制服,上面就有學校的姓名了。」
和不認識的網友視訊,無意間透露個人隱私。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張哲維指出,現在孩子幾乎人手一機,有父母貪圖方便,還會幫孩子綁定行動支付,結果被孩子拿去買遊戲點數。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張哲維認為,「沒有辦法去做一個判斷,所以很容易在遊戲的過程當中,那可能就是支付買點什麼之類的。那在個資的部分,很容易從這邊就支付出去了。」
兒盟表示,個資外洩,不只衍生詐騙,更可能是網路誘拐或兒少性剝削的前奏。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表示,在美國就有「兒童線上隱私權保護法」,並打擊洩露兒少隱私的源頭,加重罰責。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表示,「他們都會對於說,在未成年人的部分,在被侵犯他的隱私或是人權的時候,就會加重其刑。那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去重新考量,這修訂法的部分。」
兒少個資如何保障,參加公聽會的專家學者與民眾黨立委認為,必須從學校教育落實。而且這落實不是單向教導,而是讓孩子有情境去演練,學習如何因應。
陳祖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