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翻新.年底試營運 放修復影片記錄過程

國立歷史博物館佇2018年開始整修,按算今年12月底欲重新試營運,今仔日特別先推出厝頂修整的影片,紀錄師傅修理古蹟的辛苦。(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青色的厝瓦是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特點,清代樣式真濟走獸等等閣愛考究,影片紀錄師傅按怎修復,也講出IN的辛苦,有做了欲40冬的師傅就講,參與修復也是咧修復人才。

師傅王榮貴講:「幕後的師傅,通常攏藏佇後壁看袂著,社會較無注重師傅的身份,就較僫吸引少年人投入。」

王榮貴講,這幾冬政府推動老厝、古蹟修復,全台灣的師傅,老經驗的可能才賰五、六十个甚至閣較少,年紀平均佇50歲左右。也因為培養一个師傅至少愛十冬,所以真僫傳承。這馬文資局有開一寡相關培育的課程,雖然起步較晏總是贏過啥物攏無做。

文化部長史哲講:「咱過去定講,重視工藝工藝,但攏重視彼个藝,工攏無重視,工藝的偉大,其實是透過人的力量產生的藝術成就。」

文化部也表示,這幾冬相連紲推動產學合作等計畫。這改史博館用這支轉來厝裡(厝瓦篇)的影像記錄,予外界透過認捌遮的建築師傅。館長也表示,這改修理厝頂總共用了7萬8千外片的厝瓦,原底舊的6千外片厝瓦,會成做文創商品再利用,也望佇年底重新開館。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