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壘球場遭疑重金屬超標 環保局稱檢驗結果合格

由掩埋場復育改建的台南學甲壘球場,2019年建好到現在還沒有啟用,遭民代、環團質疑球場紅土層底下全是底渣跟碎玻璃等,可能會影響使用安全。今(13)日相關管理單位進行現勘,台南環保局表示目前現地開挖及檢驗結果都符合設計圖說及環保法令規範。

紅土層被挖開露出碎石、底渣,由掩埋場復育改建、2019年底完工的台南學甲壘球場,近期頻頻遭民代與環團質疑,僅5公分的薄紅土層下填埋底渣、碎玻璃等廢棄物,底渣還疑似重金屬超標。民代13日下午找來環保署等單位現場會勘。

環團成員林政翰指出,「銅的標準是400ppm,現在銅是1306。」

時力立委陳椒華說明,「底渣做球場的話,使用之後在這邊運動的人是會受到傷害,會吸入重金屬。」

手持式X射線螢光光譜儀XRF往地下一測,重金屬含量數值馬上顯現。

環團以土壤管制標準看待球場重金屬含量,但環保署及台南環保局卻不認同,表示用XRF篩測焚化再生粒料並不符合標準規範。

環保署簡任技正蔡蓬培指出,「你如果說要用土壤的重金屬檢測標準,那所有的底渣再生粒料都會超標。」

台南市環保局一般廢棄物管理科長鄭華安說明,「XRF本身是在做土壤跟底泥元素的篩測,那土壤裡面有這種元素,不代表它在環境裡面會溶出這些重金屬。」

環保署強調球場依現行法令來看是合格的,至於紅土層厚度未到紅土球場應有10公分紅土規定,底下碎玻璃等恐怕造成使用的安全疑慮,環保局解釋,受限於掩埋場等先天條件,設計時已定調為練習遊憩場地,並非正規球場,後續用途會蒐集地方意見進行調整。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