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水情持續吃緊,水利署今(9)日更預警,南部今(2023)年旱象恐怕比百年大旱還嚴峻。面對缺水危機,要如何來抗旱?像是高雄市府利用建築工地開挖時冒出的地下水,免費提供次級用水給民眾使用,不過天氣風險公司資深天氣分析師吳聖宇表示,南部乾旱情形可能要到5月才能真正解決。
建築工地外設有取水點,高雄市工務局利用工地開挖時所冒出的地下水,免費提供次級用水,除了不能拿來飲用、洗碗或洗澡,跟人體有直接接觸外,用途很廣泛,可以拖地、洗車、沖馬桶等。
上網搜尋取水地圖,位置、水源別等,便能清楚取水資訊,接下來還有APP能夠及時查詢。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我們有6座汙水處理廠,1次可以提供1.8萬噸的水,直接就近給我們附近的居民也可以來取用。」
只見高雄市府積極備戰,畢竟水情不樂觀,水利署更預警,南部今年旱象恐怕比百年大旱還嚴峻。
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提及,「南部地區事實上它的降雨比百年大旱的時候還更少,預估未來偏少,降雨偏少的機率很大。」
從南部集水區來看,去年5月到現在跟百年大旱同期相比,降雨明顯減少。而高雄這次距平值是-1021毫米,比起上次的-463毫米相差超過3倍,水情吃緊不言而喻。
就怕南部有缺水危機,不少縣市分別以鑿井取水、夜間減壓供水、增加再生水或是提供次級用水,不放過每滴水把效益極大化。
天氣風險公司資深天氣分析師吳聖宇指出,「台中以南這些區域看起來要下雨的機會似乎並不是很高,至少在未來7到10天內並不是很高。比較有可能的話要等到大概3月的下旬,大概20號之後,到時候看這個條件是不是比較有可能形成大家認知中的春雨。」
春雨持續鬧失蹤,氣象專家分析,就算3月下旬出現連續性降雨,但雨量仍舊無法解決乾旱,從目前觀察到的降雨訊號,預測要到5月梅雨季後才能回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