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調查8成家長工作育兒難兼顧 早療家庭需媒合協助

孩子平安是很多父母的心願,但有社福團體調查,高達8成的家長面臨工作和照顧孩子的議題上並無法兼顧,尤其是早療家庭,更需要協助媒合相關資源分擔壓力。而國發會調查,2021年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只有51%,女力成為現今企業面臨缺工下流失的一塊。

邀請知名男星當代言人一起呼籲社會大眾,注意早療家庭,照顧遲緩兒的需要。社福團體今(7)日公布一份調查,顯示超過6成的家長,遇到孩子生病等的突發事件,有無人協助的經驗;更有高達8成的家長,面臨工作與照顧孩子間無法兼顧的窘境,早療家庭的家長更是蠟燭多頭燒。

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林文賓表示,「8成她家庭跟工作兩邊很難去平衡跟選擇,所以這個當中,我們怎麼去支持她,我想還是回來在於家庭的關係當中,他們彼此能不能互相來分擔。」

伊甸基金會強調,早療家庭更需要媒合相關資源分擔壓力。可是不少女性為了照顧家庭放棄事業,女力成為現今企業面臨缺工下流失的一塊。

根據國發會調查,2021年台灣女性勞參率只有51%,低於日、韓等國。人力銀行調查也發現,女性工作者自評身心壓力高達5.9分,高於企業評比的4.9分,在職場上也面臨了工作家庭兩頭燒、生育中斷職涯以及重回職場跟不上的瓶頸。

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表示,「會因為所謂的工作跟生活兩頭燒的狀況,第2個就是因為生育來中斷她們的職涯,年紀大了再回到職場的時候,她發現她自己的專業可能已經沒有辦法跟上現在所謂的職業上的一個需求。」

如果把職場女性期待的職場友善措施,和企業實際提供的相比,可以發現優於法律規定的假期及提供托兒等,擠進女性工作者需要的前5名。

不過企業端認為,更友善的硬體設施及溝通方式更顯重要,凸顯出現今企業在托嬰等措施上,有不足的疑慮。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