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確診後遺症 康復後肌少症半年無力倦怠
賴淑敏 蔣龍祥/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根據統計,國內已有超過千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台灣家庭醫學會最新調查發現,染疫後出現肌少症也是新冠後遺症之一,平均每5位出院患者就可能有3位,出現長達半年肌肉無力或倦怠疲勞問題,尤其65歲以上長者若有肌少症,恐怕增加跌倒及死亡風險。
50多歲的廖先生原本有爬山健身的習慣,可是去年12月他確診新冠康復後,現在走路容易喘,就連上下樓梯也覺得雙腳無力,體力大不如前。
新冠確診康復者廖先生說道,「連跑步的時候啊其實就喘了起來,當然第2個很重要的是跑步,尤其常常運用到的腳幾乎都沒有力氣。」
染疫後出現肌少症也是新冠後遺症之一。根據台灣家庭醫學會調查,國內累計新冠確診超過1000萬人,平均每5位出院患者就可能有3位出現長達半年肌肉無力或倦怠疲勞問題,醫師表示,新冠病毒會引起全身免疫風暴,發炎反應會導致肌肉生成效率變差,尤其65歲以上長者若有肌少症,會增加跌倒及死亡風險。
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表示,「老人肌少症流失最麻煩,就是可能會有跌倒的風險,然後生活的一些行動能力受損,最重要的是萬一如果住院的話,可能會延長他的住院天數,這些都是造成以後死亡率偏高的原因之一。」
醫師提醒,肌少症有幾項徵兆,包括從椅子或床上起身有困難,毛巾擰不乾,無法上下樓梯等,建議民眾平時可多攝取高蛋白食物,例如大豆、魚類、雞肉等,也要透過規律運動,才能刺激肌肉生成,避免肌少症提早上身。
黃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