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2個月減500萬隻 農委會擬再進口30萬隻

國內雞蛋供應問題無法解決,原因之一就是蛋雞數量,根據養雞協會表示,產蛋雞近兩個月來減少500萬隻,導致目前每天雞蛋產量,出現6000到8000箱缺口。而台灣蛋種雞仰賴進口,農委會已經規劃再進口30萬隻蛋種雞,希望能從短、中期不同面向,解決雞蛋供應問題。

蛋農雖然跟平常一樣,進到雞舍收雞蛋,但是以往每天可以產出約16箱蛋,現在產量只剩下11箱,大約只剩下以往的7成。

國外進口的蛋雞也延遲,這些老母雞只能生多少算多少。

台中市養雞協會蛋雞組長紀硯鈞指出,「訂不到(蛋)雞呀,這些(老的)就還要留呀,留大概3個月吧。技術都在外國人的手頭呀,台灣也沒辦法自己孵(蛋雞)。」

農委會資料顯示,每年進口的種雛雞為26萬隻,孵育出可生蛋的第2代為2200萬隻。目前全台的蛋雞數量為3079萬隻。根據養雞協會表示,產蛋雞近兩個月來減少500萬隻,除了國內禽流感撲殺部分,加上淘汰、死亡、換羽等,期間又受到國際禽流感疫情影響,造成國際搶蛋種雞的狀況嚴重,進口的蛋種雞大幅減少,而導致二代蛋雞來不及繁衍,因而讓產蛋雞數量,大幅銳減。原本已經要淘汰的雞勉強繼續生,卻也因此影響了產蛋量。

彰化蛋農陳秋池表示,「(剛進口的雞)也很難養,(因為禽流感)死亡率越來越高,(和缺蛋)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根據農委會統計,國內每天雞蛋產量為11.2萬箱,但需求量在12萬箱左右,每天出現6000至8000箱的缺口。

蛋源短缺再加上消費者預期心態搶購,間接加劇了供需失衡。陳秋池坦言,缺蛋的情況可能還要持續好幾個月。

學者表示,國內蛋種雞因為技術問題,必須仰賴進口,缺蛋的情況可能得持續好一陣子。

中興大學動科系教授陳洵一說明,「(照往例)訂完2、3個月,你就可以拿到小(蛋)雞,小雞你養大概20週,牠就可以準備下蛋。現在訂的話,起碼(拿到)要半年起跳。國外禽流感非常嚴重,連帶的國外的蛋種雞(數量)也會是問題。」

農委會表示,將協調進口30萬隻種雞,也將協助蛋雞及養雞場的升級。

而學者建議,蛋雞產業應該做整體性的結構調整,除了上游進口種雞數量調節,中下游的生產供貨也針對市場機制調配,避免蛋雞淘汰的空窗期過大,減低雞蛋供應的失衡衝擊。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