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因俄烏戰爭遭經濟制裁 反促本土品牌復活

街頭車輛來來去去,汽車工廠裡機械金屬碰撞的噪音,看齊來就像世界各國的景象完全一致。再來到經銷商店面裡看看,汽車的儀表板、空調出風口和座椅等各種內裝,還有方向盤上的換檔撥片等各種按鈕,也和各國車主們在自己國家看到的一模一樣。

不過,這裡不是我們熟悉的亞洲或歐美,是面臨西方國家接連好幾波經濟制裁的俄羅斯。生產線上的汽車品牌可是大有來頭,名叫莫斯科人。從二次大戰結束隔年的1946年就問世,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製造商公司改組,但在後蘇聯時代初期的經濟大崩盤下,也只多撐了10年。
這段期間,歐美日本品牌大舉進攻,在台灣叫得出名號的汽車品牌,俄羅斯幾乎都有。但在俄烏開戰、歐美制裁下,外國品牌退出當地,留下的市場空位,乃至於汽車製造與銷售,就由俄羅斯業者承接。

莫斯科人品牌汽車經銷商阿賈諾夫指出,「一開始制裁登場的時候,汽車買氣大漲了很多,之後又緩慢下滑。現在市場狀況改變了,有其他品牌進入(市場)。我們的莫斯科人品牌汽車,就這樣佔有了市場利基。」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腳踏車上。蘇聯時代著名的卡馬牌自行車,是許多民眾日常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
莫斯科市民塔提雅娜提及,「我們這一代是和它一起長大的,我騎過卡馬自行車,感覺很讚,所以我支持國貨。」

2022年2月底3月初,俄羅斯出兵烏克蘭、歐美也發動制裁攻勢,當時俄方的財經部門都認為,俄羅斯的經濟將在制裁下大幅走下坡。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的2022年俄羅斯GDP,將在制裁下萎縮達到兩位數。但開戰滿1年後的現在,俄羅斯的經濟表現讓各國專家跌破眼鏡。
俄羅斯總統蒲亭2023年2月表示,「我們的各個企業都朝著成功邁進。重要的是我們的本土製造業者,找到了獨特的發展契機。」
根據俄羅斯中央銀行,以及聯邦統計局最新發表的數字,2022年全年的經濟萎縮幅度,僅僅百分之2.1到2.5。至於2023年,俄方自己預計萎縮百分之0.8,IMF的推估還有正成長百分之0.3。經濟萎縮幅度遠低於外界估計,新的年度甚至有機會維持平盤或正成長。除了白紙黑字的統計數據,日常生活的點滴也可以看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