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波及烏克蘭人民 戰火下經歷生離死別
92歲的拉辛斯卡雅翻著老照片,回想與父母和手足的生活過往。她來自烏克蘭猶太家庭,父親是德高望重的猶太拉比。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入侵烏克蘭,拉辛斯卡雅隨著家人倉皇逃離基輔,幸運躲過血腥的娘子谷大屠殺。納粹在這場屠殺裡處決了3萬4千名猶太裔烏克蘭人。
烏克蘭難民拉辛斯卡雅提及,「我父親很慌張,說我們得離開,馬上打包離開,但當時局勢危急到很難逃難。」

拉辛斯卡雅以流利俄文,述說被戰爭逼迫離家的往事。戰後她回到基輔,找到工作也結了婚,成為人妻人母後,以為人生一路平穩到老。
但作夢也沒想到,說著相同語言的鄰居俄羅斯,竟會入侵自己的國家。她在遲暮之年,仍得為了躲避戰火,狼狽逃到陌生國度,再度成了難民。
拉辛斯卡雅指出,「我真的不懂,之前德國是敵人這我懂,我不明白的是,為何是俄羅斯。」

3個多月前拉辛斯卡雅和兒子落腳波蘭克拉科夫,從窗戶望出去,飄著俄國國旗的建物是俄國領事館。
想到這個國家讓她的人生兩度有家歸不得,年過9旬的拉辛斯卡雅更加感慨萬分。原本幫自己買好了墓地,做好身後安排,現在她只擔心自己無法回鄉終老。
拉辛斯卡雅說道,「我好想回家,跟鄰居閒聊,用我們都聽得懂的語言。」

34歲的柯瓦蘭科陪2歲女兒玩著遊戲,她們歷經與家人的生離死別而逃離烏克蘭,在享受寧靜時光同時,也背負著難以承受的傷痛記憶。
烏克蘭難民柯瓦蘭科提及,「我一直難以釋懷,那些經驗帶來的恐懼和疲憊。」

俄國入侵烏克蘭沒多久,柯瓦蘭科一家駕車準備逃難,車子被砲彈擊中,先生和12歲的大女兒當場死亡。
她和當時才足歲的小女兒被俄軍俘虜,和300多名同胞一起囚禁在亞希德內村暗無天日的地下室長達3個星期,有些生病的老人家半夜猝死,空氣中瀰漫的死亡氣息,柯瓦蘭科至今還揮之不去。

一直到俄軍撤離才重見天日,到波蘭投靠弟弟一家,最後落腳英國。
柯瓦蘭科說明,「我慢慢習慣英國的生活了,但戰爭結束後,我還是想回家。」

頓內茨克揚皮爾村的卡尼許切夫一家,準備撤離到避難所。卡尼許切夫幫坐著輪椅的老母親蓋上保暖毯子,老母親淚眼婆娑,來道別的鄰居也眼眶泛紅。

2022年9月烏克蘭軍隊收復遭俄國併吞的頓內茨克部分失土,揚皮爾是其中一個據點,但俄軍蠢蠢欲動,卡尼許切夫在2月初接獲撤離通知,一家三代8口人加上一隻貓搭上了車,再度因為戰火逼近而離家。
烏克蘭難民卡尼許切夫指出,「孩子需要上特殊學校,本來上利曼的學校,34號學校。」他的女兒補充,「但俄軍把學校催毀了。」

戰火打亂了他們的人生秩序,在艱困的環境中,讓大人咬緊牙關撐過去的,是微薄的希望微光。
約有95%的人民相信烏克蘭會獲得最後的勝利,卡尼許切夫一家帶著貓逃難,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因,是這個家永遠會等著他們回來。
蘇菲卡尼許切夫說道,「它會一直等我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