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掀俄羅斯出走潮 莫斯科房價下挫8%

這一年來已經有數十萬俄羅斯人為躲避徵兵,反對戰爭而倉促出走,拋售房產變現,讓首都莫斯科的房價出現8%的跌幅。人力與腦力的流失則是另一種消耗,留在家鄉的反戰青年,不想跟政府、家人衝突對抗,逐漸走向自我封閉,也讓社會上的隱形鴻溝日益擴大。

莫斯科的房地產經紀人奇奇基娜仔細拍攝待售物件的細節照片,紀錄環境條件。坦言開戰一年以來外企與青年大量出走,房屋價格直落,每平方公尺單位價格,2021年才漲破27萬盧布,合台幣11萬多的歷史新高,開戰一年以來出現8%跌幅。

房地產經紀人奇奇基娜表示,「移居外國的賣家會需要錢,他們需要盡快取得資金,因此部分公寓是賠本求售,他們開價比競爭者低。」

房仲業者表示,去(2022)年房價2月開戰與9月動員令徵兵的時期,跌幅特別大。由於許多人是倉促出走,來不及處理不動產,遠距離網路委託房仲交易的案例也大增。

遠距出租屋主莉莉亞說道,「我近期內不打算賣掉房子,因為它能給我長期的收入,這種永久每月的進帳給我安全感。」

《華盛頓郵報》報導,俄烏開戰後已經有超過50萬人離開了俄羅斯,總數甚至可能上看100萬之多,將它喻為1917年十月革命,以及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最大規模的出走潮。

嚴格的言論箝制讓反對人士與獨立記者紛紛離開,全國1成的IT產業勞動力也離開,原本可以在各方面改變國家的族群幾乎掏空,可能影響幾個世代,當局則把出走潮形容為國家的自我淨化。

今年1月獨立民調顯示,俄羅斯18到24歲青年只有3成反對對烏克蘭的武裝行動.選擇留在國內的反戰青年慢慢選擇沉默,不再抗爭挑戰威權,避免與家人親友衝突,有的自我封閉放逐,有的投入藝術、教育或為難民募捐、當志工。

社會上的裂痕仍然存在,過去一年抗憂鬱藥物的需求增加了5成。

電影製作人揚切夫斯卡雅指出,「有天當我進入地鐵站,我跟一位年輕人眼神相對,我們沒說話,卻都哭了出來,我們眼中都含著淚水。」

畫家及攝影師表示,「莎薇娜,今天,我不會以挺戰或反戰去區分人們了,我了解對立面的某些人,也可能是我最親密最愛的人,人們因為各種原因會有不同意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狂熱支持蒲亭)的奶奶。」

這禮拜美國總統拜登在蒲亭發表戰爭週年重要演說前夕,旋風訪問烏克蘭,比蒲亭還早踏足基輔,關鍵時刻給烏克蘭鼓舞,承諾更多援助保障,讓俄方鷹派與極端民族主義者憤怒反彈,也迫使蒲亭更加強硬,再次發出核戰警告。

俄羅斯總統蒲亭說道,「我今天不得不宣布,俄羅斯暫停與參與《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當然,我們不會率先進行,但如果美國恢復核試,俄羅斯也將跟進。」

蒲亭指控美國試圖將這場戰爭煽動成全球性的衝突,摧毀俄羅斯,俄方將會一步一步有系統地完成行動目標。《紐約時報》分析,拜登與蒲亭對抗日趨白熱化,截然不同的世界觀,重現美蘇冷戰氛圍。

(圖/美聯社)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