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億特別預算用途說明 陳建仁估「普發6000」4月發放

行政院長陳建仁1月31日就任後,首次舉行院會後記者會,說明疫後特別預算編列方式,超徵稅收的3800億元規畫主要分成3大主軸,除了每人普發6000元現金之外,也包括挹注勞健保,以及台電;剩餘部分則用於加強社會和經濟韌性。發現金則分5個管道:包括特定族群直接入帳、特定偏鄉造冊發放、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

立院21日三讀通過疫後特別條例,行政院23日通過疫後特別預算案,並由行政院長陳建仁親自召開記者會,說明編列方式。超徵稅收中的3800億元,主要規劃3大主軸,除了普發現金6000元、挹注勞健保以及台電,剩餘部分則用於強化經濟及社會韌性。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說:「普發現金6000元的部分,1417億,那我們也會準備多元的發放方式,讓大家方便領。二月完成系統開發,三月可以做測試,所以我們針對發6000元的現金的部分,已經READY了。」

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根據財政部規劃,包含交易手續費和網路服務等費用,預估就要花掉4億元。至於發放細節,一共分為5種管道,包括特定族群直接入帳、特定偏鄉造冊發放、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

國發會則表示,若全民將6千元現金全用於消費,預計可增加經濟成長0.3個百分點。面對台電去年虧損2675億,特別預算就撥補500億,要平穩民生用電和物價。

陳揆指出,「我們也特別挹注了台電資源有500億元,再加上我們編列的1500億的增資,12000億的這個經費,然後希望這樣的方式,可以使電費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這就是希望能夠穩定民生物價。」

特別預算中也編列70億,補貼國民年金保戶50%自付額,約268萬人受惠。主計總處指出,特別預算雖先編列舉債2000億,但去年度總決算經審計部審定後,將以歲計賸餘支應,不會增加舉債。特別預算也將送交立院審議,朝野立委則有共識盡速於3月6日起排審。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