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付費制紐澳本週上路 月繳台幣366元就有藍勾勾
張淑芬/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臉書付費訂閱制,這週即將在澳洲和紐西蘭上路。臉書母公司Meta19日宣布推出Meta認證服務,付費用戶可獲得認證藍勾勾,可避免帳號遭到冒名和盜用,而已經獲得藍勾的用戶不受影響。美國最高法院22日也針對網路平台內容的豁免權展開辯論。
臉書母公司Meta19日宣布推出Meta認證制,臉書和IG網頁用戶每個月付費11.99美元,相當於台幣366元,手機用戶則多3美元,約合台幣458元,帳號就能獲得藍勾勾認證徽章。
除了防止遭冒名和盜用,也能提高搜尋曝光率,另外用戶也能享有Meta的專屬優惠。目前只提供18歲以上的用戶,不包括企業用戶。
澳洲市調公司執行長路易斯指出,「這是一種認證,就像推特的藍勾勾,可證明用戶的真實身分和公眾價值。」
Meta付費制本週首先在澳洲和紐西蘭實施。社群媒體業稱這項服務是臉書升等版,Meta藉此查核用戶身分,減少冒名和盜用的爭議,提供社群經營者更多保護機制,但一般用戶則表示可有可無。
雪梨居民慕提茲說道,「我不會付錢給臉書,感覺如果不付錢,他們會用廣告和機器人程式淹沒你,處罰你不付費。」
社群媒體Snapchat和即時通軟體Telegram,在2022年推出付費服務,推特則是上個月開始收費。Snapchat在2個月內新增100萬用戶,Telegram花費將近半年破百萬,雖然營收表現仍有待成長,但社群媒體已經將訂閱制視為新的營收項目,社群使用付費也將成為趨勢。
另一方面,美國最高法院從22日開始,針對網路平台用戶發布的內容享有豁免法案,展開為期2天的辯論。這項豁免權來自於美國1996年通過的《通訊端正法》第230條法案,保障Google、YouTube和臉書、推特等社群媒體用戶發布內容的免責權,雖然讓網路資訊與言論能更公開傳送,也造就網路平台的獲利模式,卻也因為不當內容的氾濫而備受爭議。
反對230法案的人士呼籲,凡是涉及藥品販賣、毀謗騷擾、暴力威脅的網站內容,都不該享有豁免權。最高法院針對遭受恐怖攻擊致死的案件展開辯論。
李文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