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遠距診療」助基層及偏鄉 專家:軟硬體成熟需求才會爆發

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模式,也推動遠距醫療發展。有電系業者和民間單位,共同推動「5G遠距診療2.0」,要協助基層的醫療機構無痛轉型遠距視訊診療,讓偏鄉患者也能透過網路,減少往返醫院的舟車勞頓和費用。只不過,5G網路推動3年,全台的普及率,依然不到3成,業者指出,最好的應用是醫療。但專家認為,要提升5G的滲透率,必須等軟硬體成熟,需求才會爆發。

不少長者或慢性病患者,經常得到大醫院,做回診檢查追蹤,但對於偏鄉民眾來說,往返醫院卻相當困擾。

台東大武鄉長黃建賓指出,「民眾就診後經過醫師判定,需要到大醫院做進一步的這個檢查,甚至有住院治療的需求,也會對我們民眾在交通往返上,造成很大的這個困擾。特別是針對一些,在經濟上較為弱勢的這些鄉親來說,這樣的費用,也會成為他們很大的負擔。」

提升醫療可近性,有電信業者攜手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和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5G遠距診療2.0」。要讓民眾在基層診所,或是長照機構住民,透過遠距診療,以網路代替馬路,即時和醫院連線,協助後續診療和轉介。

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照護能夠直接到民眾的家裡,所以這樣的話,對於他的一個慢性病的管控,還有他的生活的部分,飲食的部分,這裡面都有一個很大的幫助。」

雖然5G遠距診療,能有助醫療資源帶進偏鄉,不過,觀察台灣的5G網路,已經推動3年,但全台普及率仍不到3成,用戶數成長緩慢,如何讓用戶有感5G價值?恐怕會是一大挑戰。

電信業者總經理井琪回應,「5G診療就是給你一個,真正對每一個人大家都會,不可輕忽的一個應用,那時間到了,我覺得水到渠成,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副研究員邱昰芳提及,「在元宇宙的運用的部分,其實現在的一個輪廓並不是非常的清晰,另外就是說,現在的一個5G的環境,其實也還沒有進入到這個真正5G的一個服務,能夠帶來的一些體驗。不管是在軟硬體的部分,都要趨於一個比較成熟的狀態,才能夠讓需求能夠有一個明顯的爆發。」

專家認為目前5G時代,消費市場貢獻占比低,反觀商用市場滲透率高,預期得等到元宇宙運用成熟後,5G消費需求才可望跟著爆發。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