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空氣品質亮紅燈 未來幾天空污嚴重嗎?民眾如何因應?

(圖/空氣品質監測網)
受東北季風增強影響,今(20)日中南部空氣品質不佳,呈現橘色提醒至紅色警示等級,並將持續至週四。環保署提醒民眾,特別是敏感族群,應減少在戶外活動,必要時建議佩戴口罩、增加休息時間。

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昨晚發文表示,台灣出現「嚴重的境外移入空氣污染事件」,呼籲民眾關好門窗、避免出門淋雨。

(圖/空氣品質監測網)

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今日監測結果,高屏及金門空氣品質為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的「紅色警示」等級;雲嘉南及澎湖為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橘色提醒」等級。

至於北部、竹苗、中部及宜蘭,空品以「普通」等級為主;花東則為「良好」等級。

空氣品質為何不佳?

環保署說明,昨日中午起東北季風增強,挾帶境外污染物南下影響台灣。今日中部以北污染逐漸改善;不過雲嘉南地區地表風速較強,恐引發揚塵現象,造成空氣品質不佳。

(圖/環保署)

未來幾天空污狀況?

明日環境風場仍為東北風。中部以北位於迎風面,擴散條件普通;雲嘉南以南位在下風處,污染物仍易累積;彰化至雲嘉南沿海地區風速較強,可能引發揚塵現象。

22日東北季風或大陸冷氣團減弱,環境風場為東北東風。中部以北位於迎風面,擴散條件普通;雲嘉南以南位於下風處,污染物易累積。

今日上午10點半,全國各空品區空氣品質指標(AQI)預報。(圖/空氣品質監測網)

民眾如何因應?

環保署提醒,大寮、小港、林園、復興、屏東、潮州、屏東(琉球)地區、金門地區,今日空氣品質呈紅色警戒,所有族群應減少在戶外活動;南部、二林地區、馬公地區,空氣品質為橘色提醒,敏感族群應減少在戶外劇烈活動。

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孩童及老年人,建議減少體力消耗活動及戶外活動,必要外出時應配戴口罩;具有氣喘的敏感族群,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

境內污染也不遑多讓?

有關心空污、環境議題的民間組織「爭好氣聯盟」發現,早在昨日東北風將境外污染物帶來之前,中南部已經有多個地區PM2.5指出維持在80-100(µg/m³)。

18日上午10時,臺南市多個地區空氣品質紫爆,期間一度轉好。直到晚間11時左右,彰化、雲林、嘉義的空氣品質再急轉直上衝紫。

該民間組織指出,中南部空氣品質驟跌,發生在環保署對東北風帶來境外污染的預測之前。該組織在臉書的貼文也表示,台灣境內污染不全然是境外污染,境內污染也值得重視。

2月18日上午10時、下午4時、晚間11時,全台空氣品質指數。(圖/PM2.5全台即時概況)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也於昨日晚上在個人臉書以「污染美學」,分享友人於18日拍攝有關空氣污染形成的「空污美照」,並指出「該時間點的混合層比這些煙囪還低。台中電廠這五根煙囪高為250公尺。學理上是台中電廠的污染擴散不到混合層以下。而這時台中港區的髒空氣主要來自低煙囪的中龍鋼鐵、台中關聯工業區、柴油大貨車及汽機車。」

另外,莊秉潔也在今日針對目前空污染狀況追文指出,「紅色警示的空品區及緊鄰上風處的所有縣市首長,就有權力及義務要進行該縣市之燃煤汽電共生機組、石化業、鋼鐵業及焚化爐削減10%前一日實際排放量。甚至也可以要求車輛排放削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