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鐵道博物館臺語導覽 紹介臺灣鐵路文化

買湘瑩 莊浚佑 / 臺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目次

台灣的鐵枝路,對日本時代開始大規模建設,所以有真濟用詞攏是講日語,猶閣濫摻臺語、客語佇咧內底,普通人可能聽咧攏霧嗄嗄。這馬國家鐵道博物館,推出全臺語的導覽,tshua逐家做伙來了解咱鐵路的用詞和文化。(本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原來控制火車方向的設備號做「分道」,是對外來語翻過來的,抑若火車頭是叫做車母,後壁勾的車廂就是車囝。導覽人員透過意象、語言的分析,予民眾了解鐵路用詞。

民眾表示:「較早的序大抑是阿公阿媽,定定坐牛車無毋著,in看著烏色拖物件的車親像牛,所以號做烏牛仔,這个名足有臺語氣口」

這是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第一擺舉辦全臺語的導覽,吸引40外个民眾來參加。除了鐵枝路、車廂設備以外,閣將古早鐵路餐廳內底的狀況展現佇逐家面頭前。籌備處表示,in逐個月攏有無仝主題的導覽,希望透過生活化的紹介,予逐家認捌臺灣鐵路文化。

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鄭銘彰表示:「鐵路工作人員伊用的詞聽起來是台語,毋過可能有一寡是結合客語,嘛有可能是結合一寡日本外來語,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款鐵路的名詞,會當借這个機會,毋但予民眾知影,嘛會當予工作人員佇紹介的過程中,進一步來學習」

國家鐵道博物館,上緊明年就會開放部分園區,四冬後全面開放,籌備處講,未來預計會提供全面的華臺語導覽服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