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力行產業道路重機具開挖 民眾憂濫墾危及安全

南投仁愛鄉的力行產業道路時常發生道路坍塌或是落石,但有有民眾質疑,在14.6公里下方的土地,有重機具進駐以及大規模的開挖,擔心會影響道路安全。而縣府也前往會勘,雖然地主有申請水土保持計畫,但他們不只是越界施工,範圍還擴大到申請面積的3倍以上,將進行開罰。

山坡佈滿崩塌碎石,上方就是投89線力行產業道路。但就在14.6公里處下方的土坡,被整出平坦的區域,怪手重機具也還在運作中。當地民眾看到這樣的景象,向南投縣府檢舉,擔心濫墾危及力行產業道路的安全。

當地民眾表示,「要種高山高冷蔬菜和高麗菜呀,之前是說不能做,可是後來他們又再挖了。」也有當地民眾表示,「只要是下雨就會坍方。」

南投縣府10日派員到現場會勘,初步了解當地是農牧用地,地主有依規定申請農業整坡和水土保持計畫,未來將進行高山農業,但實際開發面積,比申請面積大了3倍以上,還越界施工且改變原本地形地貌,縣府將依違反水保法裁罰地主15萬元。

南投縣農業處山坡地管理科長蕭文鎮表示,「它本來是有斜坡,他(地主)可能把它用得比較平,上面要種東西比較好種呀,針對他做的那些(整地出的)平台改變地形地貌,要去做一個違規改善計畫。」

這條投89線力行產業道路全長53公里,是發祥、力行和翠華3村的對外聯繫要道,也是當地農產外運的必經之路,但只要大雨或颱風就常發生坍方,最近的一次就發生在今年1月的翠巒路段16.8公里處,學者認為,法規對於高山農業的管理不夠嚴謹。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楊國禎指出,「這樣的地方(崩塌地) 它不是一個山體,農牧用地的編定跟開發的量體都是用過去還在用農民培養工商,那個時候訂下來的標準。」

楊國禎表示,雖然不少高山農業是合法申請,但法規趕不上現況的變化。加上當地的破碎地質及氣候變化劇烈,而農業開發量體太大,這樣下去災害將不斷發生。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