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鳥類誘拍生意恐違法 動保團體檢舉6不當拍攝場所
林靜梅 謝其文/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動保團體調查,有業者私營各種鳥類籠拍、誘拍及巢拍生意,其中不乏珍稀或保育鳥種,也質疑其中可能涉及非法獵捕、走私、不當圈養及騷擾虐待,造成鳥類傷亡,正式檢舉全台6大拍鳥場所。
銅藍鶲在台灣是很稀有的冬候鳥,業者卻標榜來到自家場地可以盡情拍攝。還有在台灣野外不曾出現的爪哇翡翠鳥,也被業者作為噱頭吸引愛鳥人士前來拍攝。
動保團體指出,這些稀有鳥類完全沒有輸入紀錄。
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這件事情絕對嚴重,涉及野外的盜獵跟走私。」
還有這隻保育類短耳鴞,左翅下垂,恐怕已經受傷,但還是被抓來作為拍攝主角,對地方野鳥學會來說很痛心。
桃園市野鳥學會榮譽理事長吳豫州批評,「每年傷害這麼多鳥類,我們一邊在救、一邊在傷害,所以我們無法容忍。」
動保團體上午舉行記者會,揭發國內6大不當拍鳥場所,分別位於桃園、新竹、台中、南投等地,提供進行籠拍、巢拍與誘拍等不當拍鳥行為,也可能涉及非法獵捕、走私、不當圈養及騷擾虐待。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簡任技正黃綉娟說:「我們當然後續會再更加強查緝。」
農委會防檢局動植物檢疫組副組長高黃霖指出,「如果從疫區擅自輸入(鳥類),可以處到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台幣300萬元的罰金。」
動保團體推測,這些不當拍鳥場所,每年上百萬的獲利跑不掉,呼籲主管機關與檢調徹查;也請鳥友及攝影同好自律,各大攝影學會應有審查把關機制,嚴懲違反生態攝影倫理及危害動物保育與福利的作品。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