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白河蓮田栽種銳減 水利署今施作增雨盼解缺水困境

南部久旱不雨,水情嚴峻,蓮農憂心影響蓮花生長,抽地下水的電費成本也將提高,擴增栽種面積的意願不高。另外,趁著鋒面通過,水利署南水局與農水署今(6)日聯合擴大人工增雨施作範圍,同步於高雄甲仙攔河堰、旗山地區及曾文水庫3地進行人工增雨作業,希望能為高雄及台南帶來更多水資源。

南部久旱不雨欠水,台南蓮農憂心影響蓮花生長,抽地下水的電費成本也將提高,趁這陣鋒面通過,水利單位今天擴大人工增雨範圍。

走進白河蓮農的水田裡頭,一部分正把水抽乾要曝曬青苔,為了栽種荷花做準備,而另一邊則是栽種香水蓮花,但現在遇到更多的問題是接下來沒有水,若要種就必須買水或抽地下水,但電費也跟著會提高,蓮農相當頭痛。

蓮農陳克明指出,「找水的話要從井,或是跟人家買水,花費的一個電費,還有人力,都是造成我們成本的負擔,3、4分地的範圍一年度的話,我們的電費就是1萬6。」

白河蓮子是台南特有農特產品,每年農曆年前後開始栽種,6月上旬至7月中旬為盛產期,產季時,白河區公所更會結合地方團體舉辦盛大的行銷活動。

不過今(2023)年遇到缺水問題,台南去年12月水情燈號已轉黃燈,配合政府節水政策,嘉南灌區蓮田幾乎全面休耕,白河區公所估計今年蓮田約150公頃左右。

白河區長董麗華表示,「這幾年也因為老年人口提高,農民老化,真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少,但今年又有一個大區輪灌,因為水的部分,所以可能也會減少,那個種植的一個面積,像比較在2年前,那一個大區輪灌,大概就是,今年也是落在150公頃。」

2021年蓮田面積有170公頃,今年缺水,預估會降到150公頃。而鋒面通過,水利署南水局與農水署也在6日上午7點多,聯合擴大人工增雨施作範圍。

同步於高雄甲仙攔河堰、旗山地區及曾文水庫3地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盼望高雄及台南爭取更多水資源,度過這次缺水困境。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