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2022金鐘加持 蛻變迎向下個百年

去年歌仔戲演員陳亞蘭以作品《嘉慶君遊台灣》,成為第一位女性金鐘視帝。電視歌仔戲《孟婆客棧》也獲得金鐘獎戲劇類節目創新獎,讓歌仔戲登上媒體版面將近兩個月時間。不過在金鐘加持之下,欣賞歌仔戲的人有變多嗎?來看公視《獨立特派員》的深度報導。

歌仔戲演員陳亞蘭以電視歌仔戲作品《嘉慶君遊臺灣》,史無前例以女性演員奪下第57屆金鐘視帝。同樣是電視歌仔戲作品《孟婆客棧》,則奪下金鐘獎戲劇類節目創新獎。

歌仔戲演員唐美雲:「我用台灣最接地氣的歌仔戲,告訴大家歌仔戲不會落伍,歌仔戲很時尚。」

台灣本土發展出來的百年表演藝術歌仔戲,在2022年屢屢登上媒體版面,榮耀非常,但光憑這樣就能撼動對戲曲表演的既有刻板印象嗎?

民眾陳先生認為,「(同齡朋友)他們覺得這是老一輩的人在看,我身旁也沒什麼人會講台語,所以他們就算看,他們也是聽不懂他們到底在講什麼。」

民眾林先生也說:「(同齡朋友)他們就會比較偏向於西洋的東西,還是就是韓風那種東西。」

即便環境艱難,歌仔戲還是不斷改變,提升表演藝術的質感。由歌仔戲名伶唐美雲老師所率領的團隊,就改編了自日本文學經典《源氏物語》,製作成歌仔戲《光華之君》。

歌仔戲演員唐美雲表示,「怎麼讓現在的觀眾朋友,讓他們知道,你不看歌仔戲就落伍了,尤其你不看精緻歌仔戲。」

拿出戲服,幾乎每一套都是針對角色全新打造,一齣戲整體製作成本皆破千萬元。對唐美雲老師而言,藝術品質絕不能將就妥協,得全方位提升。

歌仔戲演員唐美雲認為,「你只有提升自己,提升我們的作品,觀眾他們才會走回劇場。」

民權歌劇團習藝生周聖淵說:「外台戲演員是很需要觀眾的,所以如果你們真的是有騎摩托車經過,我會希望你們,就算停下來5分鐘、10分鐘也好,我說你們雖然看不懂,但是,我希望你們也去感受一下,為什麼廟會需要歌仔戲。」

每個時代都有一群戲曲人虔誠地耕耘和創新,不管台上台下都演好每一場戲,讓台灣本土發展出的百年表演藝術歌仔戲,不斷蛻變。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