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測量尺計分不公 原設計者反駁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中基測已經實施了七年、而每年都會公布所謂的量尺分數,但一直到現在、可能大部分的考生和家長、都不清楚這個分數是怎麼來的,尤其是、公布的量尺分數還經過『人工微調』,外界批評、有黑箱作業的嫌疑。而對於這些疑問、當時研發基測的台師大副教授--林世華指出、人工調整是為了讓分數更合理、也絕對符合公平性.
國中基測實施了七年,每年考生拿到成績單的時候,上面會有各科的量尺分數以及五科量尺總分以供參考,但什麼是量尺分數,直到現在似乎沒有多少人搞得懂.
量尺分數就是由答對題數的次數分配轉換而來,相對的,題目越簡單答對的人越多,量尺分數也比較低,量尺分數打從一開始就設定在1到60分,而且為了達到這樣的規格,會人工調整量尺分數,避免得高分的考生,因為只錯一題被扣更多分.
人本基金會執行董事史英說,量尺分數讓考生知道自己在所有考生裡的相對位置,可以避免排名與為了一兩分過度競爭的情況.
但現在的狀況是,量尺分數的多寡,決定了考生能上什麼學校,因為登記分發,就是以五科的量尺總分做為唯一標準,而有鑑於98學年將要實施12年國教,國中基測可能轉為升學門檻,到時候,每科60分的量尺分數也有可能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