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暫停對南韓核發短期簽證後,中國外交部駐日大使館隨後也宣布,停止簽發日本人簽證。中方表示,不接受他國採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因而對等因應。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10日表示,中國確診暴增,但預期不會產生重大衝擊,呼籲該區國家計畫祭出旅遊限制時,要符合比例原則。
中國在10日先後對南韓及日本,暫停核發短期簽證。對於南韓,中方表示這些措施「將根據韓國取消對中國的歧視性入境限制而有所調整」。
南韓外交部發言人任洙奭表示,「韓國政府對來自中國的旅客之加強篩檢,是基於科學與客觀的理由。本國政府始終透明,並與國際社會分享相關資訊,將繼續透過外交管道,與中國進行溝通。」
日本共同社報導,中國官方並未說明理由以及暫停期限,同時也沒有回應停發簽證的做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少數國家罔顧科學事實和本國疫情實際,仍執意針對中國採取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對此中方堅決反對,並採取對等措施。科學適度制定防疫措施,不應藉機搞政治操弄、不應有歧視性做法。」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表示,各國採取防禦措施保護自己的國民並非不合理,也正等待從公開管道分享出來的數據資訊。儘管中國在這部分持續在做,但歐洲方面更需要詳盡、定期以及當地變異毒株的資料以利掌握。
世界衛生組織會議歐洲區主任漢斯克魯格表示,「我們分享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目前的觀點,也就是中國現在確診數暴增,不會對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地區的新冠病毒流行病學情勢,產生顯著衝擊。對於在我們歐洲地區,此刻打算採取預防性旅遊限制措施的國家,我們呼籲以科學為根基,要成比例地,並且不帶有歧視性的作為。」
法新社報導指出,疫情之前,中國赴日韓旅遊的人,占所有外國旅客約三分之一,也是最多;韓國街頭美食攤最近大量備料,期待生意興隆,不過當局對中入境防疫限制,可能讓這一切變卦。
中國放棄清零政策後,感染數暴增之際大開國門,包含美日韓等多國針對中國採取入境防疫限制。如強制篩檢或要求陰性證明、篩陽必須隔離,航空方面不得增加直飛班機,以及限制在少數指定機場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