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全台韭菜供應量不足 產地批發價漲5成

去年底入冬一波波強風低溫,西半部尤其日夜溫差大,彰化縣農民種植的韭菜出現嫩芽枯黃、長不大等現象,導致全台韭菜供應量不足,產地批發價漲5成,最快要春節後才能恢復正常產量。

看著自家的韭菜田,但彰化農民的心情卻好不起來。受到去年底低溫影響,韭菜嫩芽受凍偏黃紫色、生長速度緩慢,現有韭菜供應量不足造成全台缺貨。多年沒調整的產地批發價也從每公斤21元漲到32元,預估春節前都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

農民回應,「你看這紫色的,這就是寒害的現象,不知道的會說怎麼會這個顏色。夏天時候大概35至45天收割,現在目前這差不多60天了,2個月了還長不太大。」

根據農委會統計,彰化縣是台灣最大的韭菜產地,種植面積476.76公頃,分布在埔鹽、溪湖、二林、埤頭等鄉鎮,年產量1萬5958噸,占全台近8成。農民指出日本韭菜品種比較怕風,加上近期日夜溫差大,產地受損程度至少5成。傳統市場攤商則說,韭菜量少價揚,一把韭菜從60元、70元漲到120元。

消費者表示,「大家都在講薪水沒漲,其他什麼都漲。菜價漲你沒吃又不行,沒辦法。」

消費者感到無奈,不過農民評估韭菜主要用在包水餃,最大競爭對手是高麗菜。目前高麗菜價相對平穩,韭菜菜價上漲空間有限。若天氣回暖,預估春節後韭菜就能恢復正常產量。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